被捕1029天后,孟晚舟回国了。
在官方的通报中,看到“中国政府”,看到“不懈努力”,字字千钧。
三年前,我们便畅想着这一天:“她缓缓走下舷梯,重新踏上国土”。今天,终于等到,着一袭长裙,中国红的红,微笑,优雅,自带光芒。
这背后的激动、自豪,可能你需要了解整个事件来龙去脉才能真切感受。
今天,先不聊这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孟女士写的两篇“作文”?你看,回到我的老本行了。
在公开的媒体上,可以找到孟女士两篇长作文,一篇写于2019年12月2日,也就是被拘押一周年时发表的公开信,另外一篇便是今天终于踏上归途后,在包机上,写下的回国感言,发表在朋友圈,值得同学们好好看看!
华为长公主,草根起家,纵横商海,异国被捕、倾国营救……已是一段传奇。真的没有人打算以她为原型拍个片吗?如今,可以再贴个“才女”的标签了。企业接班人、民族英雄,气质女神,咏絮之才……天哪,我已经脑补100集电视剧了,涵盖商战风云、国际纷争、言情偶像。
扯远了,还是回到她写的文章吧,到底怎么就和”才女“扯上关系了。
文如其人,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但用在孟女士身上很贴切。这三年,她一次次出现在镜头前,一次次让人感受到她的从容、优雅、温柔,还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很截然相反的东西融合在一个人身上,有天性使然,亦有时间的洗礼和淬炼。她的文章也是如此,整体风格是温情、柔和的,就像她一次次的亮相,越来越从容,越来越优雅。但这不是全部。这三年里,对她的心境一定会带来深刻影响,那是涅槃过后的重生,是再也无所畏惧的勇敢,是背后站着整个国家的自信,从而使得她的文字里还有很刚强的内容,那是她信念最好的写照。
具体说来,她写的文章优点很突出,个人偏好也比较明显。
最大的优点是她很真诚,真诚就意味着没什么空话、套话,有具体的细节,有不遮掩的坦诚。虽然她是个公众人物,虽然她身份敏感,但是她仍然选择说“人话”,她把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痛苦,失望和无奈,煎熬和挣扎”都袒露给你,她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讲述给你听,还有那些具体而微小的人和事,她都一一记录下来。她所有的心情都是有所依托的,没有大而化之,一言以蔽;
第二个优点是她很包容,所以读她的文章会让人平静。她是最有理由沮丧、抱怨、痛哭的人,但她选择先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再来书写。她呈现给我们的,依然是她这三年中感受到的点滴善意和暖心,哪怕对狱警、狱友、法官、法庭,她仍然不忍苛责,真诚感谢。她不把太多负面的东西泄露在文字当中,那不是她的伪装,而是一个人在经历大痛后,与自己的和解;是风波迭起,沉沉浮浮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转身。
是的,她让我想起苏轼,也让我想起王维——他们的作品“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
以上是“道”的层面。从“术”的层面看,她的语言也是很有水平的,或者说,她对自己的语言是有追求,有考究的,当然也有明显的个人偏好。
比如,她很喜欢用“温暖”这个词,喜欢用这个词的,他们无论表达什么情感都不会过于激烈、浓烈,这也和她文章整体的基调是比较接近的;
比如,她特别喜欢用四字词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恍若隔世”“历历在目”“天朗气清、暖阳和煦”,这是一种用语习惯,是一种主动的使用。但不得不是,有些地方的成语用得确实没啥必要。
相应的,她还很喜欢用对仗句,比比皆是。(话说,任正非生日当天,孟晚舟发的朋友圈也是用的排比,还是那种最最俗套的排比,哈哈,有点可爱)
有一种纯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种果敢叫奋不顾身;
是你们的遥遥相伴,陪我越过层层山丘;是你们的默默守护,带我跨出丛丛荆棘;。
有些风浪,难免艰险,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有些抵达,难免迂回,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
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
这是她写作水平的体现,也是她自己的审美偏好。她应该喜欢读古诗词的吧,用词比较典雅,也很注重韵律感,这是她语感的指引。也是很多处这样句式的运用,使得文章也有了一种开阔的气象,同时也能看得出她的语言库是很丰富的。(话说,她会不会也喜欢读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风格倒是很接近。)
有一篇孟女士回忆奶奶的文章,很多很多年前写的,语言就比较口语化。这种变化到底经历了什么,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而写作能力的变化,只是她众多“自我提升”中一项罢了。我们透过她的公开信也能看到,这三年,无能起而行之,便坐而读书,细细地完成一幅油画,任正非也笑说女儿自学五六门功课,要考个“狱中博士”出来。只有她自己知道,“眼前一亮”的瞬间,背后是怎样的漫漫时光。
国家昌盛,吾辈且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