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青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说道“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恪尽职守,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顶“人民至上”理念,永远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干实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谨记“天下之大黎元为本”的初心,设置人民需求的“强提醒”。在《坚持人民至上》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身为党员的我们,要常怀“为民之心”,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立场,如何加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如何要有的放矢地了解人民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除了工作之余,多多深入群众,到人民身边去倾听他们的想法与建议,并了解各项工作的开展,从中掌握实情,这样才能知道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解困,才能以踔厉奋发“为民”的姿态,真诚的做好人民的内部人。
牢记“宝剑峰从磨砺出”的缄言,发出勇于拼搏的“朋友圈”。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朋友圈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利用我们自己的朋友圈,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宣传“代言人”。“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是实践中源头的活水,及时发现、概括、总结实践中的新事物,期间必须充分让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落实,将政策走向公开、民主、透明,同时带领好、引领好、服务好人民,在自我磨炼中战胜懒惰、畏惧、抱怨,在困境中升华,将生活纳入修行,在修行中悟道,锋芒骤起,披荆斩棘,轻装上阵,所向披靡。为民服务非小事,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组织建设发展道路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筑牢“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置顶甘于奉献的“座右铭”。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旦脱离人民,背道而驰,我们什么也不是,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与人民“鱼水”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心甘情愿做到“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短短八个字寓意深刻,完美的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党员干部,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衡量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要因奋进而充盈,因奉献而闪亮,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
人民至上是底线,就是对人民群众始终如一的“保证”,古人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就是牢记初心践行的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以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