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让人上瘾的东西,也必然让人痛苦。
最近接触到的感情安利比较多,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爱情。
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小时候童话书里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的确,那些童话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无比美好和令我们憧憬的关于爱情的未来。不只是童话故事,充斥在我们周围的电视、电影、小说......各种各样的途径都能让我们对爱产生无限的憧憬和幻想。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活在大脑构建出来的幻想中,而不去了解“爱”的真相,那么,当爱情的七彩泡沫破裂之时,也将是我们面临“灾难”之日。
真正的爱情,是我们读到童话故事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句话——“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面带微笑和憧憬合上书的那一刻起,才真正开始。
人们常常误把荷尔蒙的驱使当成爱情的全部,事实上,那只是一种强烈的化学反应,仅此而已。然而,化学反应终有一日会失去效应,到了那个时候,人们若还是执意寻求那种令人心跳、陶醉、梦幻、欲罢不能的感受时,就只会对现实感到失望。
如果把一份完整的爱情看作十分,那么荷尔蒙促使的美妙情感体验充其量只占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爱情包含荷尔蒙促使下的浪漫,但是,浪漫的体验只是爱情的开始,甚至仅仅只是个前奏,还没正式开始。它并不是爱情的全部,这一点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人都只把前奏当成爱情的全部。这也是为何恋爱如此美妙,婚后如此乏味的关键所在。因为我们完全不了解所谓的“爱情”是如何产生的。
在了解“爱情是如何产生的”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人是怎样运作的”。
人是一个由生理(身体)层面、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和灵性层面的共同协调的存在。
仅从这个身体层面出发,简单来说,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最神奇、最精密的“化工厂”。它无时无刻地不在发生着化学反应。
但即使我们抛开心理、精神、灵性层面,只从身体层面来讲,我们也依然对身体本身的了解少之又少。我们随意地使用这个身体,完全不遵循其发展规律,以至于它变得几近失控。
现代医学研究早已证明,爱情和人体肾上腺激素、苯基乙胺、荷尔蒙、多巴胺等等化学反应有关。
我们每个人都曾体会过恋爱时的甜蜜和美妙,当然也有苦恼和烦闷。这些是基于大脑中所释放的化学物质。
在普通人眼中的爱情——砰然心动、诗情画意、刻骨铭心、海枯石烂......无论是容光焕发的热恋还是一蹶不振的失恋,都只不过是几种化学反应在起作用而已。正是这些化学物质阻挡着人们的视线,让他们看不清“爱情的本质”。
当我们对某人很感兴趣时,就会出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瞳孔放大等等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我们所说的“来电”或“兴奋”的感觉。而产生这种感觉的,是一种叫苯基乙胺(PEA)的化学物质。
事实上PEA是一种神经兴奋剂,它能让人感到一种极度兴奋的感觉,什么是“兴奋”?这么说吧,当人处于危险的时候,就是这种“兴奋”的感觉。我们的祖先在丛林中遇到生命威胁时,身体就会释放这种“兴奋”感,它会使人觉得更有精力、信心和勇气,因此,我们的祖先们才能做出要么“逃跑”要么“抵抗”的抉择。
有趣的是,当人遇到危险,或紧张的时候PEA的分泌都会升高。因此,英雄救美的成功率往往颇高正是拜PEA所赐。
只要人的大脑中产生足够多的PEA,那么我们就“认为爱情产生了”,无论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
不过,PEA有它的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会让人过于自信。比如恋爱中的人喜欢海誓山盟。几乎所有人在婚后都会跟另一半翻旧账,说“谈恋爱的时候你是怎么甜言蜜语的,你说的都是假的,你这个骗子等等”。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人,还真的不是在有意欺骗对方,因为一个深陷情网的人会真的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这就是PEA导致的结果。
PEA的另一种副作用就是让人丧失客观思维的能力,产生偏见和执著,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眼里也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即情人眼中出西施。
曾有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处于热恋阶段中的人们,大脑的四个特定的区域不约而同地出现血液流量急升的现象,而同时,大脑中负责记忆和注意力的部分活动则受到了抑制,于是,我们常说的“人一旦陷入恋爱中,智商就为零”的情况就出现了。
另一种化学物质是多巴胺。
这是一种传递渴望、幻想、兴奋、安全、满足的神经递质,它能产生一种很欢欣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和快乐不同,它更多的是带给人对某种事物的的“期待”和“饥渴感”。
比如,一个孩子吃过一次冰激凌之后,他很快就会想吃第二个。当冰激凌的颜色、气味、味道、口感经由他的眼睛、鼻子、舌头等等感官、触觉等物理信息再转换为神经信息,并与奖赏机制连接后,他就会因为知道冰激凌好吃,所以才想\渴望再一次吃到冰激凌。而一旦得到冰激凌之后,他的多巴胺就停止释放。
多巴胺的本质是一个奖赏机制,起到激励的作用,目的是引导人去做某个行为。而且做了一次后,还会想做第二次。它的欢欣来自于期待奖赏,而非获得奖赏。
在多巴胺促使下的爱情也同样如此,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它有消除紧张和抑郁的作用。
当人们拥抱时,会感受到安全满足,这就是多巴胺在起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有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和神经传导作用,会引起血压、心率和血糖含量的增高。因此,“心跳”的感觉就是去甲肾上腺素在起作用。
因为初尝了爱情的滋味之后,人们通过五感获得了信息,大脑将其转化为奖赏机制,我们觉得爱情是甜蜜的,所以才渴望爱情,永无止境的渴望。
此时,多巴胺的副作用——“上瘾”的特征便开始显现!
这与沉迷于赌博、电视、手游、食物、睡眠的道理是一样的。多巴胺并不会带来快感,沉迷于多巴胺的人只是在被大脑“再来一次”的奖励机制所驱使和奴役着。
上/成瘾(Addiction)是指一种重复性的强迫行为。就是你明知道某些行为只能给你暂时的放松和欢愉,从长远角度来看是对自己有害的,但仍无法放弃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造成,重复这些行为也可以反过来造成神经功能受损。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动物(包括人在内)其实都一样,想要获得某样东西之前的饥渴感让动物一直保持着想要得到某个东西应该有的兴奋的精神状态。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兴奋并不等于快乐!动物在遇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兴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这一点,这和快乐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它更多的是一种欲望、渴望和期待。
所有的成瘾行为都是渴望解渴的行为,无论过程中是否获得快感,最后都会产生失落或空虚感,因为失落和空虚,继而又强迫重复成瘾行为,如此恶性循环。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我觉得比较贴切。这也是很多在情感上出现问题的来访者最常见的问题。
简而言之,追求这类行为的人,只是在追求兴奋感而不是在追求自己内心的充实。因此,他们会陷入这种行为中无法自拔,甚至还很享受其中,这与瘾君子、赌棍的本质并无实质区别。
我并无意打击任何人,我只是想让更多人了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情是永远的心跳加速,和迷醉状态。但事实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峰状态。
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强,它不可能让某些化学物质永远处在某个较高的水平上,它总是会试图调整和平衡到正常的区间,因此,这些化学物质会慢慢地趋于正常。
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便开始消退,恋人们开始从迷醉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大家开始恢复理智,于是人性又开始发挥作用——看对方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对,他这样做是不爱我,那样做是伤害我......于是就认为是对方变了,或是产生不再爱了的感觉。
爱情化学物质的浓度高峰可以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的时间,平均不到2.5年,纯度为百分之百的爱情,存活期只有18个月。过了这个时期,就只能是“维护爱”、“经营爱”和“发展爱”了。因此,我们总是看到,当情侣们共处到两年左右时,矛盾和争吵便会增加。
其实,双方都还是那个人,他们都没有变,双方只是被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蒙蔽了双眼,降低了他们看清真实对方的能力。而当清醒过来的双方开始想按自己的目的来改变对方时,就离“灾难”不远了。关系也通常从此时开始恶化。
接着,幸运的人则会接受这份平淡,慢慢学会“呵护”这份爱,不幸的人则会选择分道扬镳。
有些人认为的爱情就是由一系列热恋和分手所组成的,周期就是爱情物质的波动周期——6个月到4年。如果他们不幸结婚,那么婚外恋也就成了一种必然。与其说他们有着一种放荡的生活态度,倒不如说这是一种病态的表现,称他们为爱情瘾君子恐怕更加合适。
爱情瘾君子们追求爱情带来的那种迷醉和疯狂,一旦那些爱情激素分泌高潮一过,他们就会感到空前失落和空虚,于是就不得不再次去寻找新的对象以达到下一次的激情和满足。
在上瘾行为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耐受性阈值的升高。就像毒友总是需要持续提高剂量才能获得与之前相同的感受,爱情瘾君子们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与之相反,禁欲反而能让人快乐,其根本原理是耐受性阈值的降低。比如定期禁食或断食,会激发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使食物闻上去和吃上去感觉更香,因为人会感觉更满足,更快乐。
修行持戒的部分意义就在于,能够通过减少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减少由大脑奖赏机制所控制而做出的身不由己的上瘾行为。
爱除了激情,还包括亲情、责任、承诺、担当......我们尽管好好享受由多巴胺带来的美妙爱情体验;但我们也要依然接受
当多巴胺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仍可以坦然处之,为爱奉献与努力。
坚守爱情和婚姻的不是电光火石般的激情,而是相濡以沫的默契,不离不弃的决心和共同成长的勇气。
在生活当中,双方通过不断的呵护、经营爱情,共同的努力和进步,使爱情还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
如果学不会关于爱的课题,即使拥有十段、二十段感情,给你这个世界上所谓最完美的人,结果都一样是失败。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讨论的是如何让爱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会去经营爱。只有学会“经营爱”,爱才能是长久的。
观察所有相处融洽的夫妻,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充实而愉悦,他们的情感浓而不烈、甜而不腻。
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中会充足地释放出另一种化学物质——内啡肽。
轰轰烈烈只是爱情的一个前奏,要更好的“呵护爱”和“经营爱”,我们就需要另外一种爱情物质来填补激情,这种物质就是内啡肽。
这种由脑下垂体分泌的激素能产生跟吗啡、鸦片一样的快感,它是人体合成的一种天然镇静/痛剂,它能降低焦虑感,让人体会到一种安逸、宁静、愉悦、温暖、踏实、亲密、平和的感觉,还能令人产生成就感,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内啡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因此,我们总是能感觉到那些常年和睦相处的夫妻都心态年轻,充满活力,更具包容性。
很显然,内啡呔让我们感到内心充实,平静,认可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有人称内啡呔为“婚姻激素”。它在“爱情激素”水平下降后开始起主导作用的。婚姻的物质基础并不一定需要爱情物质参与其中。
然而,这种激素比较“吝啬”。它需要有所付出,才能产生。也就是说,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必须要经过付出,才能获得。
内啡肽的产生是体力和精神双重努力的结果,它带给我们的欢愉,宝贵而稀少。想要使它源源不断地产出,我们就需要源源不断地为此付出努力。天下从来没有唾手可得的幸福。
释放内啡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动。科学研究指出,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就能让大脑释放内啡肽。一般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球类运动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就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
有跑步习惯的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刚开始跑的时候,觉得很吃力,一旦坚持跑,超过某个“点”时,就会感觉越跑越轻松,身体越来越轻盈,浑身充满了活力。这就是因为当运动量到达某一点时,体内便会分泌内啡肽的缘故。
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之所以看上去年轻,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心态积极,都是因为内啡肽充足的原因。有运动习惯的人,如果间断了锻炼,内啡肽含量下降,就会出现疲惫、无精打采的感觉,因此,习惯了运动的人往往就会保持运动的习惯,因为充足的内啡肽会让人感觉良好。
不仅“动”能产生内啡肽,“静”也同样能产生内啡肽——冥想、静坐就是提高内啡肽最好的方式。在这种“静”中,通过深长而均匀的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使人达到舒缓、宁静的状态。
虽然这种感觉并不能让人激动和兴奋,但这种温馨的感觉一样能使人上瘾。我常常不愿结束冥想状态,而且每天都渴望有更多的时间来冥想,就是因为内啡肽能带给人极度美好的体验。
一段婚姻的时间越长久,夫妻双方产生的这种内啡呔所带来的宁静状态就越牢固。
因此,我常常建议身边的朋友和来访者,无论如何都要慢慢养成规律的作息(包括运动在内)和冥想的习惯。无论对于正常人还是有心理困扰的人,这一点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习惯,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内腓肽能够调整不良情绪,平衡内分泌系统。它能有效地缓解失眠,使人顺利入睡,并能使人处于身心愉悦的状态中,让免疫系统得以强化。它还可以缓解疼痛和抑郁情绪,提升创造力和工作效率,使人充满爱心、感到光明,积极向上,更愿意和周围的人与事互动。
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最集中的区域是与学习和记忆的相关区域,因此内啡肽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加深记忆。
总之,苯基乙胺使人坠入爱河;多巴胺传递亢奋和欢愉的信息;去甲肾上腺素让恋爱的人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内啡肽能够使恋人双方持久快乐。现代科学、医学都已经从不同层面给了我们关于“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的答案。
真正长久的幸福,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或激情或平淡的生活当中,最大程度的去经历它、感受它、体会它、珍惜它。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陷入困境的时候,要么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要么透过修行也好,灵修也好,其目的都是在自身无能为力的状况下,借助“有用的工具”让自己的身、心、灵重新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否则,就会艰难而吃力的负重前行,甚至停止不前。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一次性的巨大成功,而在于体验持续不间断的进步。
作者:一人一世界(z201098065),用心理学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伤痛、让心灵得以栖息、
让灵魂获得自由,那么你的到来,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