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的探究与发现
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
富兰克林的名言:告诉我,我会遗忘;教导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掌握。蒙台梭利也说: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会记得;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荀子《儒效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中国俗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以上无不说明了亲自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不要让孩子只拘泥于对知识的所谓“记住”,因为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不取决于是否熟记知识,而是看孩子有没有自主去探索思考和尝试。学习常常不发生在背诵抄写和做练习题的过程中,而是存在于探索尝试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去独立思考了、去观察发现了、去尝试各种解决方法了、有了感性认识和一手经验,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才真的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被告知的内容容易遗忘,被指导的内容容易牢记,亲身参与的内容容易理解。这就要求老师要给孩子亲自探索与发现的机会。
探究与发现是从问题出发的。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外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时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非常出色,特别在数学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清朝学者陈献章:前辈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把学生“教”得“不会提问”“没有问题”是授受式课堂最大的“问题”。
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 要把自己的问题明确地表述出来,就是要让学生思维清晰化,不要以简单的“不会”而掩盖了思维的肤浅和模糊。在“二人交流”与“小组合作”中,以及在分享与展示环节,挑战组之间相互提问,彼此质疑,更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老师要善于发问,老师的发问不是给学生出习题,而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引导学生透过探索自己去发现。
老师要善于引发学生提问。不会提出问题的本质是不会思考。课程标准建议: “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其中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小组或全班共同研究的课题。” “教师要鼓励学生,并给每个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并运用证据和逻辑展开讨论。”
老师要引导孩子提出问的视角,善于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与发现。
给学学生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其实质是激发孩子的自我责任感,使其能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具有自我责任感的孩子具有更健康的心理。
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的选择权和所担负责任的很小改变,就能够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研究的被试者是居住在康涅狄格一所养老院的91位无家可归的老人。他们被分为两组,一组被管理者告知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例如如何分配时间,如何摆放房间的家具等,并交给这些老人一株植物,要求他们进行照顾。而第二组的老人则被通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将全权负责他们的生活,并尽可能地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管理者同样交给了他们一株植物,但是是由护士们进行照顾。三周后,由工作人员全权负责的老人中有71%的人认为他们疲惫不堪,相反,那些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生活的老人中,有93%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提高。
想想看,那些为学习所累的孩子,有几个是对自己的学习有自我责任感的,哪一个学生不是被老师的作业任务所驱使?再看那些所谓的“学霸”“学神”们,哪一个不是超越了老师的学习要求,而自我规划自主探究的?按照老师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怎么可能学到那么多的“课外”知识啊?
从自然生长大课堂的角度看:对儿童来说,动手探究就是发育大脑、滋养心灵;对小学生来说,这是跟书本学习同样重要的一个高效的学习手段。作为学校老师不可以用作业把孩子的时间占满,要给孩子留出一些时间来。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有时间去博物馆、去大自然、去做实验、做社会实践、养动植物、做家务、参与社区活动和劳动。
基于自主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的是“自主”,而自主的前提是思想的自由。学生思想的自由源于老师的宽容给予他们心灵的安全感。老师要善于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然后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在担当的过程中实现能力与心智的自然生长。
自然生长课堂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他们学教材学课本,只是把教材课本当作例子,当作承载知识和真理的载体,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习得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是否具有自主能力?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有自主学习的计划,是否清晰自己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因此,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从教会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开始。非上课时间,或者自习课时间,那些没有老师在场而自动进入学习状态的班级是自主水平较高的。一个自主程度较高的班级,到了上课时间,如果老师还没有进教室,学生们不会傻傻等待,更不会骚动不安无事生非;而是会有学生站出来组织学生们开启自学模式。即便没有学生站出来,每一个学生也都会自觉的进入“自学模式”。从课堂观察的细节中,也可以看到当某些行动快的同学提前完成了一个环节的任务后,他们不会“抱臂坐端”等待老师下达一个指令,而是自觉给自己安排学习任务。显然,一个班级,一个学习小组,学生个体,都存在自主性。基于自主的探索与发现,从培养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到培养小组的自主性,再到培养班级的自主性,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也是一个同步推进的过程。
当然有的老师可能会强制学生听从自己的指令而行动,那么,老师这样的行为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我们之所以特别留意老师貌似温柔的话语背后对学生心理的潜意识控制,意义也恰在于此。
自主学习在没有老师在场时体现更明显。自主学习三要素:什么时间,学什么内容,怎么学(When + What + How )。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相对于传统的三种新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考量的教师教学目标的缺失和教学结果的不达标——需要持续弥补,直到达标。
自然生长课堂的灵魂是什么?是自主!学生的自主度决定了自然生长课堂的质量层次和水平。
基于关系的相遇与对话,——为了“自主”
基于自主的探究与发现,——实践“自主”
基于合作的互动与体验,——实践“自主”
基于理解的分享与表达,——实践“自主”
基于发展的激励与评价,——为了“自主”
老师的课堂参与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老师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相遇与对话”才会有效促进良性关系,“激励与评价”才会有效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