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
【二六二】从“静坐”到“致良知”
一友静坐有见,驰问先生。
答曰:「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
[译文]
有位朋友在静坐中有所领悟,于是去与先生探讨。
先生说:“以前我在滁州住时,看到学者们只是注重知识见解、争辩异同,对于学问没有益处,我就姑且教他们静坐。过一段时间再检查他们的进境,还是很有些时效的;但时间一久,逐渐产生了喜静厌动、陷入枯槁的毛病。有的人专注于玄妙的解释和感觉,藉以对别人炫耀。因此,我近来只是说‘致良知’而不再提静坐冥想。理解了良知,任你去静处体悟、去事上磨炼都可以,良知的本体是无动无静的。这正是学问的关键。针对这个问题,从在滁州时到现在,我也反复比较对照琢磨了多少次了,发觉只有‘致良知’这三个字没有问题。这如同医生需要亲身经过病痛,方能了解人的病理。”
释疑:
良知本体无动无静,致良知的功夫也不分动静,要随时随地用功。
静坐教人收敛心神、以辅德行,但不可沉迷于此。
世人因禀习未尽,动、静工夫皆易过端,是为过犹不及,故示以中道。中道者,良知也。
先生中年以后对静坐活动便不再强调,而是直接提致良知的心理修养功夫。先生心学之三大理论支柱,先说“心即理”,后讲“知行合一”,然在“修道之教”中,经过慢慢体悟,觉到心与理之说;知与行之说,皆有是二非一之嫌,如此对于不明先生宗旨者,容易引起揣测、纷争,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最终瓜熟蒂落时,归结为“致良知”这三个字,故心学亦有称之为良知之学。
精讲摘要:
静坐以后的弊病是喜静厌动,易流入枯槁,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先生说我是从静坐看见光景那个阶段过来的,你把你这放放吧,你别在光景这个相上获得那种虚假的满足了。我近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这才是学问的头脑。致良知就行了,别玩弄这光景了。
批注:
①居滁。《年谱》正德八年(一五一三),阳明四十二岁。十月至滁州(今安徽滁州),督马政。
②参见《年谱·三十九岁》:“兹来乃与诸生静坐僧寺,使自悟性体,顾恍恍若有可即者。”光景:指性体。
③折肱。《左传》定公十三年云:“三折肱(阅历多也),知为良医。”
④此条俞本载入卷末《补遗沉大意与《拾遗》第三十八条同,惟较详尽。
⑤参见《与王纯甫·三》:“学以明善诚身,只兀兀守此昏昧杂扰之心,却是坐禅入定,非所谓必有事焉者矣,圣门宁有是哉!但其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实地用功,则亦不易辨别。 “(《全书》卷四)
又参见《与辰中诸生》:“刊落声华,务于切己处著实用力。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孥,末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明道云:‘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诸友宜于此处着力,方有进步,异时始有得力处也。学要鞭辟近里着己。”(《全书》卷四)
净心斋
2023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