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did not know.他不知道把手表时间调快了会危及自己的生命,也不知道破碎的手表碎片会把他从死神手里拽回,他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被写好,更不知道最后命运会更改。这是《笔下求生》,一部美国科幻片,说是科幻片,也许也是一部灵性片。
一只手表救了哈里德.克里克。
一只手表是生活中细碎微小而温暖的小事,可能是一个温暖的拥抱,是安定的肩膀,也可能是入眠前的窃窃私语。一只手表也是大脑中的另一位自己。
电影前二分之一的每一帧以旁观者叙述着哈里德的每一天,精确到刷他三十六颗牙齿,每颗牙齿七十二遍。说是旁观者,倒也可以说是哈里德大脑中的另一位自己,以另一角度分析着自己的每一个行为,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以未来者的角度述说着当下每个行为所可能产生的未来效应:当它调整手表的时间,这一举动将会让他濒临死亡。
哈里德的每一天是电影的主线,作家凯伦.埃菲尔的写作历程是另一条电影主线,事实上,哈里德便是凯伦笔下的主人公。意外之下,哈里德知道了自己是凯伦笔下的主人公,看了原著,意识到自己真会死去,且是在不久的某一天。面临真实死亡之下的哈里德,问工作伙伴如果真的要死去,那么会选择做什么?从而自己意识到真的想要的生活是:让生活里多点音乐。于是,吉他进入了他的生活,或者说,他选择了吉他进入他的生活,并且是一把看着破旧但内心自信笃定的吉他。说是对吉他的描述,实则是哈里德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描述和对未来生活改变的渴望。音乐及对爱情的追寻使得哈里德收获了从未有过的曲奇和爱人,安娜.帕斯卡。他不再是一个古板无趣冷漠的国家审计员,而是一个愿望世界会变美好会想方设法帮助爱人,不畏危险救助他人的本我---哈里德。
面对即知将至的死亡,哈里德并没有持续的丧气或是就此而已,而是选择--求生。并非寻求凯伦改变她的著作,而是对自我的求生。如果明天是最后一天,那自己想做些什么,想达成什么目标,这是求生的核心。面对即将发生的既定命运,不同人有不同的抉择,哈里德说,他很喜欢本书 吉他手 这部分内容。或许可以理解为:这是本我哈里德愿意过的人生状态,追求的核心,所以他很喜欢。有研究人员曾指出:人在面临死亡时,想起来的并不是成就,而是没做过但想做的事。
究竟该有To do list吗?也许不该有,该把当下当成地球的一日体验者,也许该有,在遇到合适时机时才能立马做出判断。
也许,我们每天也都可以分裂出另一个本我,客观的分析叙述着自己的言行,思维,甚至以更高更长远的姿态考虑这些日复一日的言行思维将会造成如何的未来蓝图。
而凯伦.埃菲尔日复一日观察濒临死亡的人,为了写出笔下的巨作,在此过程中她疯狂抽烟,癫狂的状态与她最后温和从容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她意识到自己杀死了无数的人,而改写了哈里德最后的剧本,并且坦然接受对这部只是还好的作品。也许这也是本我的凯伦.埃菲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