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孩子几乎所有的渴望都能被满足,而在现实的世界里,会有不被理解,会因“犯错”而被批评、指责,会经常被“别人家的孩子”打击,甚至会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归宿感、价值感、成就感都是缺失的,相比之下孩子的选择就不难理解了。
回想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当我们有事,或者朋友来了需要交谈时,为了不被打扰我们会丢给孩子一个手机或者IPAID。当我们忙完了回到孩子身边时,我们还会惊喜地发现:小小的孩子竟然会玩游戏!父母和孩子可能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对父母来说,每当自己无暇照顾孩子的情绪时就给Ta手机。对孩子来说,不再苦苦哀求大人们的注意了,游戏可以安慰到Ta。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父母正在亲手培养孩子对网络的痴迷。彼此的相安无事一直到孩子上学,“战争”爆发”:父母收了手机,陪写作业。孩子失去了手机,抗拒写作业!至此,父母和孩子的愿望分道扬镳,即我们在上篇讨论过的情况。
怎么破?这是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从上面我们回顾孩子“迷网”的历程,就可以看出其实“网游”不过是我们父母的替代或者补充,孩子真正需要的还是父母,希望和父母有深入的情感联结,得到父母的理解、认可、信任、鼓励、支持和帮助。当孩子的渴望在现实生活里被满足了,“网游”的吸引力就会相对下降,可能也会喜欢玩,但会有自控的能量。其实“迷网”的孩子也是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的,只是没有能量做到自控。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等Ta玩醒了”,这个“醒”其实就是指孩子具备自控能量的时候。孩子在现实生活里频频受挫:成绩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不够幽默没有朋友,运动不达标被嘲笑……孩子表面上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样子,实际上每一次的被否定,哪怕仅仅是一个眼神也会被潜意识记录下来,这些都消耗了孩子的能量,只有回到“网游”里,他们才觉得自己没那么糟糕,“玩会儿游戏就感觉自己满血复活了!”我儿子就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我的儿子从小就玩游戏,我几乎从不干涉。后来上初中以后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老师一直要求禁游,我也没太当回事。对爸爸禁游的行动持不闻不问的态度。结果成绩持续低迷,在数次连创新低之后,我终于忍不住爆发了,语言和肢体的暴力袭击几乎让孩子崩溃!他倒在地上大声地哭喊着,说他也想做好,但觉得很难……我看着他伤心、委屈、无助的样子,内心竟一下子平静下来,我问自己:我在干什么?他和相处的时间那么少,以后的时间会更少,而我现在把这宝贵的时间拿来吵架?我立马走过去把儿子从地上抱起来,像他小时候一样,把他抱在怀里,轻轻地说“对不起!妈妈爱你!妈妈知道你其实不容易!”儿子在我的怀里慢慢平静下来,没多久就站起来进书房写作业了。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拥抱过他了——比我高出半个头的儿子,已经慢慢长大,他终将在我的一次次目送中远去。既然如此,我们还要把时光消耗在争吵中吗?爱吧,趁还来得及
最后,说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1、生存的需要,包括食物、水、睡眠等;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4、被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想办法满足了孩子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社交的需要之后,后面的孩子自己会去努力。反言之,如果前面的需求未被满足,后面的需求就不会成为迫切需要,更谈不上激励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