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每一个清晨是清凉的舒适。太阳还没醒来,鸟雀已经开始喧闹起来,路上的农人稀稀落落地或者扛着锄头,或者胳膊肘夹着一把铁锨,慢悠悠地步入田地。乡下人散步无需约伴,一个人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顺势进入果园,抬头看看枝头沉甸甸的苹果随风摇摆,树叶儿绿的发亮,低头看到树下杂草稀疏,似乎有一种融入自然植物的感觉。
乡下出行,无需讲究衣着,穿的越是陈旧,越就没人指指点点。乡下人很大方,比如进到果园随便摘一个果子或者到菜园里摘一把辣椒,即使主人看见了也会有意躲起来,生怕伤了你的脸面。乡下人说话很放肆,怎么说得美就怎么说。即便长辈在面前,也会破口说出三粗四野的方言。乡下人把讲普通话看作是“料片子”,乡下人喜欢串门子,东家长西家短,一说就是整整一下午。
呆在乡下,日子真的就是我的。乡下到处是自由。我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听歌,一会儿到室外,和那些五叔六姨斗斗嘴,评评舌。八点在地里干活,九点已经到了集市,十点去沟里放羊,总之,乡下人过日子无计划,想到那干到那,别人干什么就跟着干什么。乡下人没有大目标,除了能够养家糊口,一年积攒几万元就不知天高地厚,趾高气扬。乡下人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他们把爱情理解为结婚前男女授受不亲,结婚后生儿育女。乡下人重男轻女,倘若谁家生不了男孩,自己就觉得抬不起头。
乡下人不看大钱看小钱,最鲜明的就是斤斤计较。经常因为几毛钱和卖主弄得不可开交。乡下人精打细算,吝啬小气,正因此,不注意检查身体,平常不得病,万一得病都是大病,花费十多万,却把恢复的希望寄托在巫神马脚上,乡下人迷信思想特别严重。孩子从房顶摔下来或者孩子考试不及格,忙着去求神拜佛。乡下人注重主观,忽略客观。
乡下人喜欢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如果谁家有个发财门路,就偷偷摸摸地自家去做,从来不告诉别人,也不懂得报团取暖。乡下人见不得邻居家日子过得好,邻居家越穷,就暗地里偷偷乐。乡下人的小农意识严重。
乡下人用上你了,就喊爷;用不上你了,即使见面也懒得打招呼。乡下人看到的只是面前这一块,干的大都是过河拆桥的事。乡下人不懂得什么是德,他们把德理解为“你对我很好。”
乡下人从来不乱花钱,一旦有了钱,就一分不动地存到银行里,密码设置成自己的生日外加三个字母,乡下人往往把钱存起来,却借钱支配平时的开销,这样做为的是多拿到银行的利息。乡下人喜欢贪占小便宜,谁家倘若有红白事,随礼吃饭时非要拖儿带女,为的是把礼吃回来。年龄大的吃饭时,还没等同桌客人动筷子,就厚着脸皮把一碟肉菜装到塑料袋里准备带回家。
乡下人跟集上街逛超市,女的梳妆打扮足足需要一个多小时,男的虽说不打扮,一旦到了街上,胡乱给自己的女人撒个谎,便一溜烟地寻找打牌摊摊,如果运气好的话,弄个几十块钱,除过买一盒烟,和老婆进一次食堂,酒足饭饱,然后再回家。
乡下女人刚结婚那几年,成了婆婆的婆婆,几年后,生下一男半女,婆婆的腰杆就硬了,原来不敢说的话敢说了,原来不敢做的事敢做了。因为婆婆心知肚明,孩子是女人家的魂,为了孩子,乡下女人遇到多大的苦都能吃。有的男人三天两头就把老婆打一顿,挨打的乡下女人哭鼻子抹眼泪跑回娘家,十多天后,自己的男人认个错就把自己的婆姨带回家。乡下女人把离婚看作是没良心,所以,乡下女人离婚的不是很多。
乡下人没有一天三顿饭的习惯,大都是早晨十点一顿饭,下一顿在农忙时节都在晚上九十点才吃饭。乡下人认为把白天的时间不能用在做饭吃饭上,有时肚肚饿了,一个馒头一根葱,外加一碗水,就把饿的问题解决了。
乡下人不注重保养皮肤,男人大都用的是两块钱的凡士林,女人用的护肤品最多不会超过五十元,过于奢侈的化妆品在乡下女人的眼里都是浪费,因为乡下风吹雨淋,大多数时间都在田地里,有护肤品和没护肤品效果一样。
近年来,乡下人买小车的多起来,多数家庭都是因为儿子结婚才买小车,买了几万元的或者几十万元的小车,全庄人都来贺喜,鸣放鞭炮,然后去食堂里吃吃喝喝。这逐渐成为一种风俗习惯。平日里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不多,这也是大家相聚的好机会。
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下人一个个、一家家逐步进入城市,不久,乡村将可能被城市化所替代,不管怎么,乡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乡村文化要继承,只有继承才有可能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