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猫
插图|007
致谢: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007军师高莹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1.在007,我是谁
我是一个在成长中遇到困难,想要获得突破的人。成长中遇到瓶颈,想了很多办法,也难有突破,但是并不甘于现状,想尽办法去创造机会的人。
我是一个认真践行****007****规则的人。2018年初,与007相遇,想通过这个全球最大的写作平台为自己赋能,打破成长瓶颈,活出生命蓬勃的状态。
怀着这样的初心,积极践行007的所有规则,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和点评,争当首月值月生,去不同班级围观,主动链接,提升认知,希望通过服务战友打破舒适圈,获得突破。
我是一个见证了个人品牌私享会创造奇迹的人。3月31日、4月1日,上海的007个人品牌私享会,仅仅2天的时间,就见证了7人的小组迸发的巨大能量。看到小组成员从懵懂的1句话自我介绍,到1分钟自我介绍,再到3分钟的演讲——“卖自己”,小组内相互探讨,不断碰撞,反复打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个人品牌”。
看见1年践行之后,007的先行者已经成为blingbling的领域大咖,比如覃杰、金马、苏磊、欢喜等,还有一批后起之秀,阿木、清水瓶先生、双子猫等等,他们的人生真真切切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用自身的经历持续影响和带动更多人。
我是一个希望通过赋能班级让战友走的更好更快的人。忍不住想,作为007的一员,我也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后,为战友赋能,彼此滋养,相互扶持,更好地成长。
这次活动,让我发现,在此之前,我对“去中心化”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也导致自己在做值月生过程中应对问题不力。
2.曾经的困惑
个人值月期间和最近发现的班级问题,主要有2个:
(1)****点评规则要不要继续。有战友认为点评规则不科学,占据了点评人的太多时间,尤其战友的文章写的不够好的时候,更是浪费时间。他们在班级发起了投票,要求取消点评上下楼文章的规则。
(2)****班级分享要不要经过全体战友同意。就在参加上海品牌思想会期间,值月团队组织分享活动,有战友认为分享不是007的规定动作,只有写作才是,因此,不能在班级进行分享,如果要分享必须先经过全体战友同意。
上述问题的解决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对“去中心化”的理解偏差,束缚了手脚,让我不能也不敢对不同声音坚定发声。
之前,一直认为007的规则是“去中心化”,值月生和志愿者都是轮流坐庄,值月生不能连任,所以,每个战友都是平等的。我虽然是值月生,但并不是班级的“中心”。
如果战友有不同声音,就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只要有人不同意,就要“另辟蹊径”,不能耍值月生的“特权”,更不能强调值月团队的“中心化”。这种想法直接导致值月团队反应滞后,问题拖延,班级发展缓慢。
通过对班级的观察和思考,个人品牌私享会的洗礼,尤其是军事高莹对“去中心化”的专门解读,让我对“去中心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如何正确理解“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相互赋能,结伴成长。每个人都是个人成长的“中心”,启动内在动力,通过007这个更广阔的的平台,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产生更多积极的链接,创造更多成长的机会,赋予彼此更多的能量,更好更快的成长。
“去中心化”不是搅扰注意力,树立规则之外的“中心”。007的作业雨和点评规则是7000多007er经过1年多的迭代形成的,通过输出****+****点评的方式,倒逼输入和思考,强化战友之间的真诚链接,更快成长。
不愿意点评,不愿意班级邀请大咖分享,要求启动投票机制推翻规则的行为,其实就是站在个人“中心”主义的立场,分散大家聚拢“成长”的注意力,使班级的整体发展让位为个人“中心”,让班级进步举步维艰。
点评和分享是赋能的重要方式。通过点评,可以站在客观的立场对别人的文章进行点评,更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写作的优势和不足,也能引发个人的深度思考。
从个人点评文章的经历看,写一篇高质量的点评并不亚于写一篇文章的难度。分享是扩大战友知识面、拓展战友视野的好方法,也是产生更多积极链接的桥梁,是战友走出班级,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路径。
如果认为其他人的文章水平欠佳,作为水平更高、写作更好的战友,有更多的能力为他人赋能,那就给对方一个“高屋建瓴”的点评,告诉他文章哪些部分写的不好,需要怎么改进,通过这种方式,既让自己点评的时间产生了更大的价值,也让对方获得了更好的成长。相信被赋能的一方,会因此而心存感激,正向的能量循环就此形成。
点评文章如此,发起活动也是如。任何人都可以发起活动,但只有那些给战友赋能的活动才会得到更广泛的支持、更有力的保护,因为赋能是大家真正需要的,也才会被广泛接受和推广。
4.敢于成为赋能的“中心”
班级是大家的,成长是共同的。当所有战友都积极为班级发展赋能,形成积极上进、相互赋能的班级氛围的时候,班级就能为战友的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赋予更多成长能量,让大家走的更好,更快。
当我们积极地为班级赋能,敢于成为“赋能”的“中心”,也是在为个人成长赋能。 成长的路上,每一次付出都算数。
为班级赋能也是在树立个人品牌。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无论多么细小都彰显了个人的“品牌特色”,都给个人的品牌赋予了独特的个人内涵。
作为个人品牌的产品经理,怎么打造个人的品牌,怎么创造并实现品牌价值,让个人成为所在领域的“中心”,需要细细斟酌,反复打磨。
愿你在这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早日成为赋能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