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五:管教你家的小怪物,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探讨:为什么男孩受到更多优待?
繁衍至上的进化论标准来看,儿子是更好的赌注。女性的生育是有限的,生育旺盛的女性会生八九个孩子。男性的生育可能性是无限的,多为女性伴侣意味着生育的指数式增长。
男还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优待,有助于今后成长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全面发展和自信的男人。“自私的基因”认为基因会通过被偏爱的孩子一直延续下去。
01 提升成本/收益比
你可以选择管教你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把责任转交给严酷冷漠的社会,而后者的行为动机决不能与爱混淆。
生活中父母对小孩问题产生烦恼的原因:
无效的对抗,双方都很痛苦,从而导致关系变差。
无法归咎于父母。儿童的天真烂漫是片面且危险的,无法帮助父母面对难以管教的孩子。
无法归咎于社会。私人问题不能都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变数大且危险系数高。
父母也曾经是孩子也害怕孩子,经历过无法区分不成熟的混乱和负责任的自由的阶段。培养孩子纪律和规范却又怕伤害孩子。
无知的野蛮人
儿童的本质并非完全是天真无邪。人类既善良又邪恶。成年人灵魂中的阴暗面在孩童中同样存在。
人类的行为恐怖一面也不能轻易归咎于历史和社会。原始部落会以残暴的方式进行部落战争。
复杂社会结构降低人类暴力倾向。随着时间推移,社群的扩张及秩序化,人类变得更加和平。
社会化
儿童需要被塑造和教育,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避免伤害,培养善良,从而茁壮成长。
儿童的行为反应一种事实,渴望得到同龄人和成年人的关注。
缺乏关注的伤害。无法让孩子保持敏锐和清醒,以至于停留在无意识和未分化的状态。
害怕冲突而不纠正错误带来的伤害。更加软弱无力漫不经心而没有活力且无趣。
长期在同龄人和成年人中被忽视,从而无法识别与人交往中的社交距离和专注的互动的场景。从而令人生厌导致获得糟糕和苛刻的反馈(危险信号)。
与人们在与社会化不足的儿童建立关系时普遍会收到的危险警告信号。这种危险包括立刻形成的不恰当依赖以及接受这种依赖所需要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02 建立规则和结构意识
管教孩子是一种责任,管教不是对不良行为的愤怒或者报复,而是仁慈和长远判断的谨慎结合。
忽视和虐待是管教的不恰当甚至缺失。
与孩子建立友谊而牺牲尊严也不妥。父母作为成年人相对孩子的同辈更有远见,更能区分不良行为的后果。需要作为规则的仲裁者,采取措施让孩子学会容忍暂时的愤怒和怨恨。方能在未来与他人进行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互动。
建立规则和结构,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行为边界,培养自制力,培养良好的习惯。虽然过程会有失望和挫败,但能避免 因过度自由而产生混乱,增加安全感。
明确边界
孩子就像是盲人摸墙面,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试探发现自己行为边界。
孩子地攻击性是天生的,强度因人而异。2岁的小孩最具暴力倾向,会通过踢打撕咬和偷窃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满足自己的愿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索恰当行为边界。
当人们做到了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奖励,这样才能让胜利不带怨恨。
愤怒的哭泣通常是一种支配行为,所以也应该以相应的方式予以回应。温柔,耐心纠正他的行为。如果他达到目标行为,轻柔赞美让他放松。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的反复,坚定的行为目标可以让他清晰行为的边界。
管教与惩罚
积极情绪以满足感的形式告诉人们过去的行为是好的。
奖励对于良好行为的保持非常有效。接近目标行为立即给予适当的奖励,不至于微不足道却也不满足。
但这种奖赏行为需要大量的观察时间。需要耐心等待自发做出所需行为,再予以强化。
让孩子感到快乐的干预行为可以用来塑造行为。适用于经营夫妻和同时关系。
消极情绪以希望的形式,告诉人们令人愉悦的事物即将到来。
损失厌恶。损失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比从同等程度的收获中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更加强烈。
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痛苦和焦虑比快乐和希望更有力量。疼痛警示我们不再重复损害个人和导致个人被排斥的行为,焦虑让我们远离有害的人和环境。
儿童成长的过程必然会经过很多打击和挫败。学走路都要不断的受到打击。因而用仁慈的手段利用消极情绪进行教育,可以让孩子以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自己能独自抵御人生无常中的失败和不幸的痛苦。
承担管教责任,让孩子服从意味着什么?
听大人的话,更有可能换来大人的真心喜爱和善意,能够获得最优的关注度。
奖罚分明的家庭环境是小社会的缩影。奖励可以换来成功的态度和行为,惩罚可以消去找来痛苦与失败的行为。让孩子更加娴熟遵循文明社会的期待。
恰当的行为可以让孩子交到朋友。四岁以后主要依靠朋辈开展社会化进程。心智健全很大程度上是顺利融入社会的结果,因而需要不断被提示选择恰当的思考和行为模式。
社会化不足的儿童的生活将会很艰难,所以保证孩子的充分社会化很重要。问题重点并不在于用奖惩机制,而在于使用的时候是否有意识并考虑周全。
管教五原则
管教原则一:限制规则数量
这就是伦理和法律层面的“奥卡姆剃刀”。有限的规则,一是方便记忆,二是有重心。
限制规则的数量,等到其中一条被破再去想。
管教原则二:用最小必要力量
从最小干预方式开始实验的过程:口头命令,瞪眼,或者是弹打。
囚禁和社会孤立会产生和身体创伤类似的痛苦。尽量不要用这种方式。
采用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制止这种行为的最快方法,适当的体罚。体罚也是要看强度和具体情况的。
有一个很实用的管教手段:隔离反省(time-out)。让耍脾气的孩子单独待着,直到他恢复平静为止,然后再允许他回归至正常生活,这可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愤怒。隔离反省时也会到处乱跑,那么你可能需要对他进行身体上的约束。隔离反省时也会到处乱跑,那么你可能需要对他进行身体上的约束。
管教原则三:父母同时管教
这也能够避免牢骚不断的孩子和失去耐心的家长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父母共同参与管教也可以让孩子父亲照顾一下刚做了妈妈的妻子。
管教原则四:了解自己的阴暗面
了解自己的阴暗面,明白自己有苛责、报复、压迫、憎恨、发火和欺骗的可能性。一对过于和蔼的父母由于无法阻止孩子在超市里大发脾气,因此10分钟之后当孩子兴奋地跑来展示自己的最新成就时,父母也许会用冷漠的态度去报复孩子。
清楚地了解自己耐心的限度和被激怒后的反应,才能规划恰当的管教策略。一旁还有同样细心的伴侣在监督的话,亲子关系就更不会堕落到彼此仇视的地步。
管教原则五:让孩子看清世界
父母应当成为孩子了解真实世界的窗口,父母可以仁慈并充满关爱,但是也必须让孩子看清世界。
父母的主要职责是让孩子成为受人喜欢的人,这会给他带来更多机遇,让他产生更多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这甚至比培养个性还重要,因为追求个性的前提是要具备高度的社交成熟度。
和你的伴侣或者朋友讨论你对孩子的好恶,不要害怕自己会不喜欢孩子,你是能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在厘清了自己的姿态,评估了自己计较、傲慢和怨恨的可能性之后,你就可以着手对孩子进行管教,为他们的纪律性负责,也为自己在管教中所犯的不可避免的错误负责。你可以在犯错的时候道歉,然后努力做得更好。
清晰的规则能让孩子感到安全,让父母保持平和理性;
赏罚分明能够平衡仁慈与公正,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社会化与心智成熟的进程;
恰当的管教可以为孩子、家长和社会带来长期稳定的秩序,让人们免受混乱、焦虑、绝望和抑郁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