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2》89答方叔贤 辛巳1521年

原文: 承示《大学原》,知用心于此深密矣。道一而已,论其大本大原,则《六经》、《四书》无不可推之而同者,又不特《洪范》之于《大学》而已。此意亦仆平日于朋友中所常言者。譬之草木,其同者,生意也;其花实之疏密,枝叶之高下,亦欲尽比而同之,吾恐化工不如是之雕刻也。今吾兄方自喜以为独见新得,锐意主张是说,虽素蒙信爱如鄙人者,一时论说当亦未能遽人。且愿吾兄以所见者实体诸身,必将有疑;果无疑,必将有得;果无得,又必有见;然后鄙说可得而进也,学之不明几百年矣。近幸同志如甘泉、如吾兄者,相与切磋讲求,颇有端绪。而吾兄忽复牵滞文义若此,吾又将谁望乎?君子论学,固惟是之从,非以必同为贵。至于入门下手处,则有不容于不辩者,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矣。致知格物,甘泉之说与仆尚微有异,然不害其为大同。若吾兄之说,似又与甘泉异矣。相去远,恐辞不足以达意,故言语直冒,不复有所逊让。近与甘泉书,亦道此,当不以为罪也。

译文:我看到你给我的《大学原》,知道吾兄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已经有很深的见地,大道只有一个而已,论述大道的伟大根本,伟大原始,则《六经》《四书》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不只是《尚书·洪范》之于《大学》。

        关于这一点,我平日与朋友讲论时多有提及。这就如草木,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是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然而花实之疏密,枝叶之高下,如果也强求它们都要长一样的话,恐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做不到这一点。现在吾兄却据此以为独见新得,锐意主张这个说法,虽以你我之间的关系,恐怕一时也听不进我的意见。我的意思是,吾兄不妨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一定会发现有不一致的地方。果然言行一致,必将有所收获。如果于自心无所收获,吾兄一定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主张。这样,我再跟你谈,你才会听得进去。学之不明几百年了。

        近来幸得志同道合者如甘泉、如吾兄,相互切磋研究,很有头绪。而吾兄却又拘泥文义如此,我又能指望谁呢,君子论学,固然要坚持真理,不以彼此观点相同为可贵。然于入门下手处,不能不辩,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致知格物,甘泉的说法与我还稍有不同,但是不妨碍其为大同。如吾兄的说法,似乎又与甘泉不同了。相距遥远,怕言辞不足以表达意思,所以说话直接有所冒犯,不再有所谦让。最近与甘泉书,这也是道,当然不以为罪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钱可通神 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
    汉唐雄风阅读 28,890评论 3 16
  • 第十一章:阳明辨别朱陆 , 江彬冒功遇宠。 正德六年,王阳明在京师,在吏部任验封清吏司主事。 此时他的两个朋友王舆...
    江上读秋水阅读 775评论 0 0
  • 第37天(2023-1-6)唤醒良知 王阳明收到湛甘泉的《学庸测》后为表谢意,写了《答甘泉》(《王文成公全...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阅读 410评论 0 0
  • 原文:世杰来,承示《学庸测》,喜幸喜幸!中间极有发明处,但于鄙见尚大同小异耳。“随处体认天理”是真实不诳语,鄙说初...
    大辛阅读 565评论 0 1
  • 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
    singing阿梅阅读 7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