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如果把世间所有的道理都拆散,只留下一条,我认为是要学会阅读。”刘大铭说。
当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忍受“活着”时,每一件事对我来说,难于上登天。“忍”字上长满了刺,处处扎心,但总有一些事很想去做,可是心有余力不足。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我每天一睁眼,就是泰山压顶的感觉。
后来,我不忍啦,直接去做,去信受奉行,视角就变了,心也变了,行为也相对积极。很多人让我顺其自然,我不听,常常把自然小逆一下。因为顺其自然,是对于圣者来说的。没有达到恬淡虚无之境,怎么可以让自己的杂念顺其自然呢。
我的转变,是从雪漠老师的《老子的心事》里下载的智慧。它看似很散,其实章章都有内在结构,也有内衬与内证,很走心,多体悟几遍,就能从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雪漠老师在港版《老子的心事》第一辑的第29页里说:“修道看上去难于登天,却是由无数个容易组成的,因为修道就是每天持咒、打坐、观想,非常简单。此刻觉得非常难的目标,也许过上一段时间,你回头一望,就会觉得它非常容易。我就是这样,最初修道的时候,我觉得修道真难啊,念头很多,怎么都斩不断,但现在一片明空不生妄念。所以说,难易在不断地转化。有时候,你觉得一件事很容易,有时候你又会觉得很难,你觉得容易的事情,他可能觉得很难;你觉得很难的事,他又可能觉得很简单。所以,难易不是本有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一个人能处处体会“非本有”的东西,就会向内去觉察点点滴滴,把所有的不欢喜变成欢喜奉行,那些所谓的难事自然就变容易了。
有一些道理怎么都悟不透,但是通过做事,反复地多做几次,深层的奥义就自然显现出来了。米勒日巴为什么反复地被盖房子,又被拆房子?在这样的拆拆盖盖中,心性得到一定的训练,就不会在难易上去过度内耗,只是专心做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刚开始,我一年都读不了几本书,而且读得很吃力。后来把阅读当成了习惯之后,每天做完固定的功课,就自然而然地拿起书来读 ,不但不觉得是难事,而且非常享受。
学会阅读是一本万利的事。别人探索了一辈子的经验,你可能花一个小时就读完了,然后放到事上去练,就可以受益一辈子,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在这样的习得中改变命运的程序。
雪漠老师讲的道理都很朴素,每一个人都可以拿来对照自己的生活与生存环境。老师说《妈妈的星星》里面的云子,如果带着孩子去做志愿者,不在前夫家里委曲求全,或许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环境的重要性,在短视中看到一点点希望就保持不变。但是变化是最容易的事,谁都无法把控,只能用智慧去随机应变。
昨天晚上跟妹妹聊天说,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福报的,能遇到这么好的文化和老师,所以就不遗余力地去做最好的自己。现在想来,我所有的好运皆是从阅读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