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3岁备考女生“饿”死出租屋
“在西安出租屋饿死”“33岁女孩”“211会计专业”“多次考公笔试第一”“异地备考拉黑父母”……每一个关键词都能很快在网络上蹿红。
出租屋的房东迅速火爆又迅速删除的文章,让全网为这位年轻女孩的突然离去唏嘘不已。虽然后经热心记者证实、官方发声:女孩并非名校出身,父母为其支付租房费用,多次考编考公也并没有进面,甚至名次非常靠后。但是,从宁夏农村考到北京上大学,又到西安备考,女孩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穷人孩子。
张雪峰说,穷人的孩子走向社会成熟,至少要晚十年。20岁以前头脑基本上属于懵逼状态,因为父母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教育的太少,既没有赚钱能力,又不懂人情世故,不会教给自己孩子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有的爹妈会无缘无故的爆发咆哮。
这位33岁,大学毕业十年,未婚未育没有工作,还在考公考编的农村女孩,从2017年大学毕业到2024年突然离去,这个穷人家的女孩把自己困在了晚成熟的十年里,再也走不出去……
02
我的同样晚成熟的十年
回想我自己,何尝不是那比别人晚成熟十年的穷人?
我也是出身农村,父母都是农民,而且都没有什么文化,所幸都很支持孩子读书。确实也如张雪峰所说,他们在精神上思想上给予我的教育不多,还经常爆发咆哮。
当年我从小学到高中,从村里到县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高考发挥失常,只进了当地一所二本院校的冷门专业。是不甘心,也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我一进大学就抱定目标要继续读研,于是努力地学英语,考四级,过六级,课余去学计算机等级证书,从二级到三级。假期里不回家,备考考研。总之,不是在考试,就是在准备考试的路上。
至于考了各种证书,甚至考完研去干什么,从没想过,也不知道从何想起。就算是考研,到底考什么学校,对自己也没有清醒的认知。选定在北京的当年专业第一的学校考研,现在想起来我好像就是要证明自己。所幸,当年的成绩还不差,虽然没有被录取,但是被调剂到了同在北京的一所双一流学校。
可是,就在拟录取通知发来的那天,母亲突然病了,曾经每年给我一些钱的亲人不愿意让我继续花钱读书,于是,我在他们的三言两语之下,放弃了读研。虽然有过无数次的后悔,但是我心里清楚,也怨不得别人。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也因为信息差,不懂读研或许根本不需要再跟家里伸手要钱。
几个月后,母亲的病好了。看我因为没能去读研痛苦,让我继续复习一年。毕业了没有工作,再备考,已经不复当年的心境,考试结果自然一塌糊涂。
开始踏上找工作的征程,那年金融危机,工作明显不如刚毕业那年好找。几经辗转,终于进了一家小企业,后来又进一家媒体工作十年,其间又为弥补遗憾读了研,再后来,媒体下行,转而考编上岸。虽在岸上,但仍然是活多钱少离家远。
而我那些有清晰人生规划的高中同学,或在北上广大厂拿着年薪几十万甚至百万的年薪,或在父母身边,干着体制内的工作,也已经走上中层的管理岗位,儿女双全,家庭美满。
张雪峰说,穷人的孩子从小到大,基本都是封闭,与世隔绝。尤其是内向、自卑的孩子进入社会的前三年,基本上就是煎熬地摸爬滚打,心理素质、口才、智商、情商通通不行。只能靠自己苦苦摸索,受尽人世间的冷眼,尝尽人世间的艰难困苦,才能得到一点点可怜的人生经验。
我就是这样,刚进小公司的那一年,被主管克扣工资,敢怒不敢言。走上媒体岗位,看似受人仰视,可每每受人刁难,陷入艰难困境。如今在体制内,也一直与人为善,对于不公正待遇却依然是怒在心、口不言。内心最舒展的时候是穿着最破的衣服回老家,走在大街上有一种比村姑还村姑。或许这也是内心深处的自卑使然。
03
未来,只在乎三件事
但是,但是,但是,人总要向前走。在距离退休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还是要像张雪峰说的那样:从现在开始,只在乎三件事:自己、自己的钱和自己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