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宇读书会Day8
《终身成长》
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一本著作,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我也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我甚至认为这是改变我整个人生态度和生活心态的一本书,它解决了多年来存在我心里的很多问题,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挫折的时候,拥有了自救的办法。
比尔·盖茨给这本书的一段书评,是这样写的:我爱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它不仅提供了理论,还阐明了方法。德韦克帮助固定性思维模式者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方法表明,仅仅是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一番深入了解,你就能使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彻底改变。
这本书非常易读,作者的观点也很简单清晰,但就是这样一个很小的,甚至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的思维模式,却真的可以彻底的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未来生活。
接下来,我会结合我自身的例子以及一些咨询案例来对这本书进行一个解读
德韦克博士提到了两种思维模式:
1.固定型思维模式
2.成长型思维模式
要验证这两种思维模式,需要看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有的人不喜欢困难,害怕失败和挑战,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表现出躲避困难的动作,且尽量想把自己放进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因为这些人认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是靠天赋来决定的,你要么就很聪明,要么就不聪明,失败则意味着你并不聪明。
而另一种人则不害怕困难和挑战,甚至他们还热衷于失败。他们则认为,人的能力,比如智力和技能,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变得越来越聪明。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不同,确实取决于两方面原因:
1.生理差异,基因差异,由先天决定的人的不同
2.后天的背景、经历、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先天和后天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两种思维模式对你意味着什么?
固定性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思维模式会使你急于一遍遍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只拥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并不突出的个性,那么,你就会证明你至少在这些方面达到了正常水平,不能让自己在这些基本的特征方面看上去不足或显得落后。
举一个例子,在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例子:学校里面按照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名次,区分优等生和差生,按照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生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对好学生夸赞,对差生侮辱。
我读初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经历,班主任每天都在用批判的态度面对我们,面对他的这些态度,我们变得非常紧张,全班同学都有一个强烈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蠢。在每次考试或者被他点名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整个人都可以说处在成败的紧要关头,谁还会在乎和享受学习的内容呢?
生活中有太多人都抱有这种要证明自己的强烈目标——在课堂上,在职场中,甚至在人际关系中。每时每刻都需要他们对自己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证明。每一刻他们都在接受评估:我是成功还是失败?我看上去是聪明还是愚蠢?我是会被接受还是会被拒绝?我看上去像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再看看另一种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虽然说并不是拥有了这种思维,你就一定能成功,你就一定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贝多芬。但是人类的潜能是完全未知的,人类在经历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就像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在小时候完全看不出有什么才华,著名高尔夫球手本·霍根,童年时完全肢体不协调……
所以,这种认为“人的才能可以发展”的信念会给人们带来学习的热情。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去找那些可以促进自己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呢?
即使是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这种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身上的标志。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时,依然可以茁长成长。
这就是基本的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不同,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成长型思维,才不至于在遇到困哪和挫折的时候随意将自己定义,信心备受打击,而是能从中汲取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好准备。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会再具体细分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所带来的具体后果
我是C.Rose 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专注内向人群的情感、心态调整 练就强心态
如果你也因为性格内向而导致:
社交、成长、恋爱存在心态问题
欢迎私信我,我可以帮助你从根源解决你的困扰
想社交 想恋爱 先找 Rose 调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