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叫儿子起床:给他读《你好,我是费曼》。
书的内容很吸引人,儿子从迷蒙状态逐渐清醒。
儿子上初二,我对他说,是不是有回到童年的感觉?因为小的时候,我们经常用这种方式唤他起床。
这本书的开篇就介绍了他身为科学家的父亲如何对他进行科学启蒙。
父母在陪伴中,不知不觉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传递给孩子,同时也会发现自身的局限。
虽然我们没有弗曼父亲的科学素养,可是作为父亲,陪伴与引导的责任是不容推卸的。这本书给我们以良好的启迪。
第一,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的时候,要化抽象为具体。费曼的父亲给他读大英百科全书,读到一只恐龙,有25英尺高,脑袋有六英尺宽,会解释说:“如果他站在我们家的院子里,一伸脖子就能够到窗户(费曼家住在二楼),但是他的脑袋太大,没法从窗户探进来。”把抽象的长度用具体的形象的费曼可以感知到的事物来表达。
我记得小的时候给儿子讲,为什么云会形成雨。我拿起一件他妈妈洗的衣服对他说,你看这件衣服,当它吸水吸饱了,里面的水就会滴落下来,云也是一样的。儿子就会恍然大悟。
第二,要边观察边思考,试着给出对客观世界的合理解释。费曼的父亲和他一起观察到鸟儿不断地啄自己的羽毛的现象。父亲希望他做出解释。费曼说,可能他们飞的时候把自己的羽毛弄乱了,所以要啄一啄,把羽毛理整齐。
费曼的父亲说,那你在观察他飞行和落地的时候,啄羽毛的频率有什么区别吗?结果发现没有区别。父亲说,鸟儿啄羽毛是为了去除身上的虱子,虱子是被羽毛掉下来的蛋白质碎屑吸引来的,虱子分泌蜡质会引来螨虫,螨虫排泄出类似糖的物质会繁殖细菌。父亲总结:凡是有食物的地方就会有以它为食的生物。
想起和儿子爬山的时候看到喜鹊筑巢,就问儿子为什么喜鹊要在春天筑巢产卵,经过分析儿子认为是因为春天天气温暖,食物丰富,到了冬天幼鸟就已经长大了。
我们还曾经好奇为什么只有松树能够在石壁上生长,后来查找资料得知松树的树根能够分泌一种酸腐蚀岩石吸收养分。
引领孩子始终带着好奇心面对周围的世界,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一起寻找答案,一起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