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我参加了读书会,这对以前的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毕竟我是一个除了做事,一有闲暇就玩游戏 、看网络小说的人。对于我来说,文学名著,致用工具书是从来不会去看的。
夫学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我想,或许是因为我的心太浮躁吧,毕竟老师说过读书需要“静心”、“诚心”和“决心。我想要治愈这种浮躁,只能多读一些经典,而矛盾的是我又根本看不下去,这就涉及到关于读书的技巧了,而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在这期读书会中,老师要求我们从推荐书目中选出3本书来阅读,我手头上刚好有一本《围城》是推荐书目里的,于是我便将它列进了我的书单。
虽然,我之前不爱看这些文学名著,但《围城》的大名却也是早有耳闻,模糊的知道这是一本非常著名的小说。
所以,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我很好奇这本六七十年前所写的书,究竟有着何等的魔力,得以在如今依然被许多人所喜爱。
第一天,我只看了第一节,心里倒并没有很大的触动,只觉得作者的文字功底很好,书中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让人读来很有趣。
第二天,我读了第二节和第三节。渐渐佩服起作者将方鸿渐与苏文纨,及其表妹唐晓芙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刻画得细致入微,对人物的心理,把握得妙到毫巅,让我对接下来方鸿渐还会经历些什么感到好奇。
第三天,我读了第四节和第五节,这两节中方鸿渐与岳丈家闹翻,接着和苏文纨以前的追求者赵辛楣消除芥蒂并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他们与另外几人结伴同行去三闾大学任职,在路途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第四天,我读到第七节,方鸿渐一行人抵达三闾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官气太重,诸多人情世故、明争暗斗纷杂不堪,方鸿渐与赵辛楣不适应这样的圈子,无奈退走。
当第五天我读完最后两节,内心的触动有些深。
方鸿渐在舆论和被精心设计下与同来的孙柔嘉走到了一起。
但孙柔嘉在婚前与婚后似乎是两个人。婚前她是一个温柔美丽, 对世事懵懂,有些单纯可爱的女孩子;而婚后她却变成了一个虚荣刻薄的女人。
方鸿渐有一次面对她的无名醋意对她说:“现在想想结婚以前把恋爱看得那样郑重,真是幼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
在孙柔嘉婚后真面目暴露,想要控制方鸿渐的事业、朋友圈乃至人生,以她姨妈的那些方法管教他不成而逼他离家出走后,整个故事画上了句号。
他是个社会产物下的悲剧人物。在国外土木工程没学好,在美国的爱尔兰人手里买了一张假文凭。一路颠簸来到三闾大学,专业不符得不到认可最后只能以副教授任职。他最开心的那段日子应该是和唐晓芙在一起的时光,他在里面几乎是一个可笑又被别人觉得可耻的人物。
有时候觉得这个人很有思想,感觉到他好像是很有水平,比如他说:“从前的愚民政策,是不允许人民受教育,现代的愚民政策呢,是只许人们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那么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而更多的时候他却是陷入各种出丑和尴尬的境地。
像方鸿渐这样的人,他没有自己的主见,随波逐流,他想追寻的,却总是得不到。我们大多数人在他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回国后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读完他的故事,我们也会联想到自己。
我们是不是成为了社会上一个多余的、无力的、无援的、无助的一个孤苦的存在,我们是不是一个充满了幻想而又实际上永远是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的一个可怜的人物,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联想,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都是非常之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