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年味儿也是中国人心中最醇厚的味道,但近些年年味儿没有以前那么浓重了,很多人说现在过年感觉没有以前开心,过年也和平常生活一样没什么变化,没有了那种儿时对过年的期盼,没有了过年的氛围和味道,总觉得本不应该这样啊,是不是缺点什么?
网上有说:那是因为开心的不是你了。我觉得开心还是有的,只是大家年龄大了做事有点功利心,大家都这样久而久之见面也没话说了,也不再比较衣服,分享好吃的,都不在乎了,说多了还显得好像在炫耀似的。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很多新事物的介入导致了很多人不再去追捧传统了,觉得太老套了无所谓了,慢慢的手艺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丧失了最根本的味道,味道丧失了,也就失去了人们的追捧与重视,很多传统的东西一旦丧失,想要找回就很难了,久而久之就只剩下一点回忆中的样子与味道。所以人们总会觉得过年没了年味。
以前过年,老早就放鞭炮到处充满霹雳吧啦鞭炮声,锣鼓喧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记得家家户户都会办置年货,做各种过年准备的吃食,给孩子们买衣服,记得我那时从拿到衣服到过年不知道从柜子里拿出来再放进去多少遍了,就一心盼着大年初一,除夕夜都放到床上就等明天穿,那种感觉真的是纯粹的很美好!
可能是现在人们压力都大,不像以前那么轻松过年就是个大假期什么都不想,就把年给过好就成,过好年就意味着来年会更好,就这样的心态能不开心吗?现在的人年假就都那么几天权当是休息一下,神经紧绷都还没开始放松就匆匆过去了,反正就那么几天不想整得太麻烦,更没心思去想如何置办年货了过年就成了像是完成任务一样!
吃个年夜饭都是人人拿个手机,嘻嘻哈哈寒暄几句就各自玩手机,没有与父母推心置腹的交谈,更少了和亲朋好友的感情交流,久而久之各自都有了疏离感,都不想说过多了,甚至还会觉得说多了显得还很矫情,这就足够可以是促使过年没有年味儿的因素之一。
虽然都觉得过年没了年味儿,但内心其实还是很渴望那种儿时的年味儿的,要不然就不会觉得过年没年味儿了,临近过年看到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内心其实是能感到一丝丝的归属感的,属于自己和过去的也会是一种短暂的满足。
过年其实可以放下手机,暂时放下工作给父母孩子一点时间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重温一下儿时的年,不要让以后的回忆当中对于过年只是,一大家人坐一起吃饭都低头玩手机,零问候,零交谈,谈起过年也只是寥寥几句,草草了事,不要让过年这个世世代代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到我们这代人手里变得毫无意义,毫无年味儿!其实觉得“年”一直没走远,只是我们的心走远了。走的太远了也走的太快了,忽略了年已经快要跟不上了。放慢点稍微等一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