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幸福吗,这个话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下,人变得越来越容易焦虑,精神内耗折磨着一类人,容易对这个世界胡思乱想,追寻自由,却身陷桎梏。虽然问题是近现代才频繁出现的,可一百多年前,奥地利心理学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提出了治愈上述心理的办法,这位心理学者不同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生物学定向的本我研究,他转向了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从生物学跨向社会学,其实这种转向更容易被常人所接受和理解,他从人们所处的外界环境出发,来研究自我的。很适用于现代人的迷茫,困惑。而日本作家将阿德勒的思想写成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简单易懂,从一名深陷自卑,深感不幸福的青年和一名哲人的对话开启了治愈之旅。
有位哲人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而有一位青年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于是拜访哲人,并与之开展了一系列对话。在青年的眼中,这个世界是混沌的,不幸福的,有很多糟心事不断向自己涌来,一点都不轻松。青年认为孩子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世界没有劳动或纳税,有父母和社会在庇护他们,可是当孩子长大,面对的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残酷的世界让人们看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牵绊于工作,家庭或社会的责任,歧视,阶级斗争,战争,无所不有。但哲人坚持说:我们处于的世界不是客观的,是自己主观营造的,我们只是在用错觉看待这个世界,这对世界很不公平啊。如果人们肯摘掉看世界的墨镜,就会拥有正视这个世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