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喜:
这个年纪的你总会问我一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也正是你的发问,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关于这些问题我的答案是什么。当我说我爱你,你问我:妈妈,爱是什么意思?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争吵不休,我以为都是因为多余的我,我在不同的人眼里、言语中、表情中找到了那些不爱我的证据,却总是很难确定哪些才是他们爱我的证据。我常常得到别人不爱我的结论。唯独你,仅有三岁多的你,在我佯装已经睡着的那个午后,你睡不着却没有吵醒我,亲吻我的脸颊轻声跟我说妈妈,你是最好的妈妈,我都想你了。明明每天相见,在你眼前却仍觉想念。我从未思考过你是否理解“想你”的意思,但那一刻我确信你超级爱我。
你看,我先前以为是先有证据才能判断别人是否爱我。然而真实的情况往往可能是自己心里先确信某个人爱你,那些话就变成了爱的证据。所以,无需去问什么才能证明别人爱你,你愿意相信爱,那么你将积攒很多关于爱的痕迹。先抱着爱意去看待他人、看待山水、大树、小花、路边的小狗和今天温暖的阳光。
当然,爱不会总是以你期待的形式出现。爸爸妈妈不让你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不让你吃很多糖果、冰淇淋。这些会让你感受到我们在阻止你获得快乐。站的位置不一样,能看到的高度和深度不一样,性格不一样,表达方式不一样都会让人和人之间关于爱和不爱产生很多误解。所以,爱要用心感受。不是感受他人到底爱不爱你,而是用心感受你会不会觉得有这个人或物在真好。无所谓他是否送了你一朵玫瑰或者是在话语间讨你欢心。而是,在你心里如果他存在会让你觉得这世间真好,就不要拘泥于你设想的形式去要求他人表达爱意。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要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是否因为他你觉得你内心世界的某个角落被点亮。
当然,爱看起来至少是两个人的事,其实大部分时候是一个人的心理历程。你要知道这世上有太多的爱而不得,有太多的某个时间情境爱而随着时间情境的变化就不爱。如果你爱的人也满心欢喜的爱你是人生之幸,难以双向奔赴才是人生常态。所以,接受别人不爱你也接受自己不爱别人,接受爱不会永恒。
最后,我想说爱难以具像化,能让人充满力量也备受挫折。用心能感受到爱是人的天性,但爱的表达方式是社会化的结果,需要学习。我每次尝试教你怎么跟他人对话都是在尝试示范如何正向的表达爱意。愿你未来也能如孩童时的你一般正向表达爱意,享受爱与被爱,勇敢地拒绝与接受爱意。当你不再企图去证明是否被爱,而是自己怀揣着爱意看待这个世界时,那些只言片语、那些行为举止、那些争吵不休才不会摧毁你。唯愿你,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