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朗读课文?
逐一去分析,去呼吁,去刺激?
看看这句,该读什么语气?想想他的感受,应该怎样读出来?问号该怎么读出语气来?......
很费力!
很低效!
心累!
问题是不可能逐篇这样教!
最近,想到一句话:读出自己的理解。
说给学生。
你怎么理解这句子,就怎样读。读出你感觉得到的,用语气表现出来。
有一些孩子一下子就得到启发。开始在自助朗读是找自己的感觉。这就对文本又进了一步的理解。
今天在画词语是突然发现,文中许多修饰性词语、关键词语,短语本身自带丰富的语境和情感色彩。
比如:颓丧。稍不留心。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若无其事。愚不可及。蠢事,鱼贯而出。无遮无拦。饱餐一顿。气喘吁吁。响彻云霄。悲叹。
词语本身就有故事。
所以,我要求学生们读词。读出词语包含的感觉。或者用感觉把词语表现出来。
先自己体验试读。
再指明读给大家听。
每一小段一人。只读词语。
同学们来鉴赏是否听出了词语的感觉。
很受欢迎。
对学生的启迪很显然。
新鲜,有趣,有自我探寻的空间。
词读好了,读文还用一点点提示怎么读吗?
留的作业是,自己选两段朗读。词已经读出理解和感情了,读文就更有感觉了。
发到班级群里大家鉴赏。
朗读,让词语释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