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可今年的春季确实有所不同。若按以往来说,我们已经开学了。但现在我们只能待在家里,可教育部门的领导,并不会因为预防病毒感染而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所以我们正在积极筹备,如何让你们在家里也能很好地学习。关键时刻,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性,我相信即使我们在家里,只要你心中有目标,想学习,你也照样可以学好。
今天老师送给你的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写的《感遇》: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代: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繁茂,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注释
兰:此指兰草。
葳蕤(wēi ruí):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
桂华:桂花,“华”同“花”。
皎洁:这里是形容桂花蕊晶莹、明亮。
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机的样子。
生意:生气勃勃。
自尔:自然地 。
佳节:美好的季节
林栖者: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士。
闻风:指仰慕兰桂芳洁的风尚。
坐:因而。
本心:草木的根与心(茎干),指天性。
美人:指林栖者山林高士、隐士。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遭受贬值之时。一片衷心,无处施展。诗人当时到底遭遇了什么呢?他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境地呢?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一部,专门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唐玄宗心中不悦,加李林甫的谗谤、排挤,张九龄终于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一首。
这首诗以兰、桂自比,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耐人寻味。
所以,我也借这首诗告诉同学们,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困境,(比如:不能到学校来上学)但咱们也不能荒废学业。要有高远的志向,并为之去努力。
祝
学习进步!
你们的邢老师
2020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