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都在思考《写写自己的爱人》这个写作话题,关于这个话题,我以前可没少写,尤其是在2018年6月3日参加写作群1万字挑战写了《我们的日子》,感觉自己已经360度无死角、全方位写尽了老公,再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尽管如此,可我实在是不想放弃这一次的写作练习----同一个命题反复地写也是一种本事。
先是仔细地回看以前写过的关于老公的每一篇文章,接着将没有写过的点反复想上好几遍,做到心中有数后再把它们敲进Word文档。
这一次我想写一写我和老公产生矛盾时,老公的处理态度。
在没有遇到老公之前,当我与他人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时,我的处理态度是回避、是冷战。
我想了想,发现自己处理问题消极回避的态度原来一直习惯性地在模仿着我爸我妈的相处模式:我妈数落我爸,我爸不吭声;我爸冲我妈发了脾气,我妈不予理会,当我不解地去问我妈:“爸吼您,您就不生气吗?”我妈的回答居然是:“我当他神经病。”
也就是说,当我爸我妈产生了矛盾,他们采取的都是消极回避的态度,从来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沟通过……并不是他们回避了矛盾,矛盾就不存在了,而是他们自认为他们为了这个家各自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和让步。
正因为习惯了回避,所以我很讨厌别人有事没事地拿些小屁事来烦我,找我倾诉,一方面是觉得别人找我倾诉了,我得对人家负责任,应该给人家提一些建设性意见,但就是提不出来,因为我脑子里就只有“回避”这一种思维模式,再后来,一听人家倾诉就倍感压力,就躲着Ta们。
也正是因为这种回避,我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总是逃避,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消化,显得自己越来越孤僻……
可是遇到老公后,我发现回避、冷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勇敢地直面冲突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就拿以前老公苦口婆心地劝我考中级会计师的事来说吧!
我的老公,他以前希望我在工作带娃之余学习专业知识,把职称考下来。
可当时的我看见会计专业书就头痛,对考试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觉得老公不体谅自己工作、带小孩的辛苦,心里对老公很是有想法。
又不想当面同老公发生冲突,所以采取了自己最为擅长的消极回避态度,就是无论老公同我说什么,我都很冷淡地回应他。
可老公却很关心我,会主动地找话跟我聊,让我说话,这一点令我特别感动。
比如有一次思思宝贝感冒了,我带她在门诊做治疗的时候,接到了老公打来的电话:“怎么回家没看见你们?你把思思带到哪里去啦?”
我只说了句“思思在门诊熏鼻子”,便不再理会老公的问话,继续抱着思思熏鼻子。
可平日操心操惯了的老公倒似乎不怎么在意我彼时的态度,他仍在电话里频频地向我发问:“在药店给思思买着药没?”、“思思还在继续吃药没?”、“怎么还要熏鼻子?要熏多少次?”……
“恩恩恩!”
“呃呃呃!”
我始终发出 “恩恩恩”、“呃呃呃”的声音应对着老公,并不正面回答老公一句话直至老公无趣地挂断电话。
……
那天晚上等思宝贝睡着后,老公拎出一袋糕点递给我,说是特意从“元祖食品店”里买来给我吃的——知妻莫若夫,老公知道我平素对吃的东西最感兴趣。
凑上前一看,发现袋子里全是自己爱吃的乳酪蛋糕、麻糬之类的东东,心里一下子便乐开了花,脸上也跟着起了笑意。
过了一会,我看见老公又转身朝书柜走去,额滴天,他居然从书柜里翻出了一本我看着就头痛的会计专业书在煞有介事地看,边看还边问着我这问题那问题,硬是足足磨了我一个时辰的脑细胞!
也就在那时,我突然就被他的行为打动了,不仅仅是因为他给我买了好吃的东东,更是打心底里服了他——都说隔行如隔山,他为了调动我的学习兴致,竟愿意硬着头皮去啃我的专业书,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学习的兴致被实实在在地调动起来了,想要开启自我提升的模式了!
都说好的婚姻是互相成长、互相进步!
我觉得我现在学习干劲十足,不断地想要进步、想要成长,得感谢老公的包容和促进!
单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我的婚姻是好的婚姻,感谢上天把老公送到了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