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益于公众号千古刘传推荐日思清单的启发,我突然有个习惯:把大神的文章或者是我觉得很有启发意义的文章看完之后进行拆解思考,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解读,或者去记录和解读,看看我能用熟悉的知识解析成什么样子的。以后看别的文章或者其他都可以触发思考,举一反三,而不是只是看了就忘了,只是碎片思考,没有任何积累。
随机性的发到日更分舵就好了。为啥是随机性的?因为我觉得很多东西你把它正式了,别人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任何期待了。另外保持神秘感也是有必要的。
另外一个启发就是发文章的时候要提供对于大家有用的前瞻思考,引导大家去提问而不是只是发了文章,仅仅是让大家看了,没有任何作用。
这个跟我进行专题化书写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是拆书,还是围绕关键词进行专题化思考,本质上都是解构碎片化,让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所以总结精品文章也不例外,而且我好像特别适合去总结碎片化的内容,倒是写系列文章的时候老是不能用验证性的方法来表达,这也是我的一个困惑。
当然了这件事情要长期坚持下去,任何事同时保持精纯度和持久度,也就是持久的提供高品质的内容,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太差。也只有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写到力竭才有最大的效果。
这个目标虽然难,但每日精进就不会觉得太遥远。高度自律、目标导向是非常重要的。
2,目标导向很重要,它会让你更积极的追求反馈。我们做计划都可以按照目标而来,需要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做哪些事情能起到哪些效果。通过目标来确定要做事情的轻重缓急。
每个人的时间资源甚至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人的计划完成目标也是不同的。
比如要做销售的人,沟通表达能力,移情能力,服务客户的能力要很强。那你如果是一个销售新人就要去有计划性的去提高这些能力。其他的什么办公室技能可能并不太需要去优先考虑。
比如想做行政工作的人,是否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懂礼仪、懂办公软件技能是很重要的,相反是否有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能力反而不太需要重视。
说到按照目标导向去针对性提高能力,我们也完全可以按照目标导向去构建知识体系。比如你想学ppt,你可以试着把市场上讲ppt方面,名气实力都比较不错的书、视频,根据自己的需要,都买回来看看。边做边运用,边用边纠错。这对于针对性的提高ppt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你如果想学营销策划,也可以把排名前十的经典营销书籍都买回来看看,这些经过市场和圈子验证过的书籍,肯定对于你进行专业化知识结构搭建是有帮助的。
(我看了大叔的全部微博问答,相比别人的问题,我倒是更喜欢大叔抽丝剥茧的回答。很多事情你觉得很简单,是因为习惯了你的纬度,但在高你几个层次都不止的人眼里,还有很多道道你是从来没听过的。我一直在想没有比看大叔的微博问答更划算得了,每天花一块钱就可以知道一些做事情看问题的方法多划算啊!万一哪一个回答我错过了,那以后造成的损失就大了,无法估量啊!而如果我偷听的成本很低啊!每天最多也就几块钱而已,何乐而不为也!)
3,关于能力积累。
可以具体做下面的这几件事情:
1),每天为自己空出来10分钟的时间,手机静音、qq下线、微信勿扰。
2)、把今天具体的工作内容整理成表格或是文档。
3),回顾一下,工作中的问题以及自己是如何处理和解决的。
比如,领导让你在一天之内做个新产品的客户演示PPT,但你以前的PPT完全拿不出手,这事儿对你来讲难度太大了,你最后对付着给弄完了,领导说还行。那好,在当天(注意,最好是当天),请做个回顾记录,你是如何完成的,把过程记录下来,是通过学习(抄袭了优秀的模板还是自行研发)还是外包完成(请别人代做某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在过程中学会了什么,哪方面需要提升,形成回顾文档。
4),当回顾文档和工作内容文档形成后,每过一段时间做一个梳理,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是做得又快又好(核心竞争力),哪些方面喜欢却完不成(能力提升区,重点要花时间去学习成长的),哪些方面打死都不想干努力也做不好(盲区—下次求职这类工作内容多的工作就别去了)。
5),根据记录做每天工作内容的调整,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程度、工作完成后的成果反馈,这些都会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记录。
这样坚持做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形成一个类似“产品性能-使用说明书“样的东西,只不过这张“说明书”关于你自己的。
可呈现、可查阅的文档记录和能力记录,会让你有种收获感,将那些日常工作中的无形投入变成有形的可见的能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