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之前有好几位朋友推荐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读。上周一次偶然的机会,陪儿子参加围棋考试发现一个家长带着一本很薄的书,我定睛一看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万历十五年》经典版。我之前想象这本书应该是很长的历史书籍,所以没敢去读,有了这次的偶然机会我决心要读一读这本书。1976年作者将英文版完稿,40年后我才读到了这本书,感觉相见恨晚。
二、读书感悟
1.作者视角独特
读书就好比走路,有些书你不读根本就不知道作者的思想及表达方式,正如有些路你不走一走就不知道哪里有泥泞(当然了实时导航只达到了告诉你堵不堵的阶段)。
公元1587年,年号万历,作者黄仁宇先生通过这一年的分析来剖析整个明朝帝国的历史,这样独特的写作方式我第一次读到。作为理工科的毕业生我把作者这样的文法成为断面分析,通过横切一刀明朝历史来剖析明王朝失败的原因很有新意。
2.制度流程的作用远超越道德
本书给我的最深刻的感想是,帝制中国用道德来代替法律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也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说没有法律的保障,皇帝只是一个牌位而已,首辅也不能光靠四书五经来辅佐皇帝,武将也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来创造并训练出适应当时环境的队伍,稍微的创新就会给文官制度以创伤,所以皇上和辅佐他想要被提拔的一帮人尽力维护着看似稳定,实则腐败不堪的时政。所以说需要建立规章制度流程来管理和保障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王朝,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或个人同样适用。这一点对于现代的企业组织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体系的力量是生存及胜利的保证。世界汽车巨头丰田汽车公司在管理上发现的问题,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制度流程上的问题,而不会轻易去追究那个个体的责任,可见该公司的文化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制度和流程的重要作用,所以才总结出著名的问题解决法。
3. 精确、亮化管理
作者在本书中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明朝的管理缺乏“数目字管理”,单从字面上理解以为是数字化管理,但仔细读了附录后才发现作者表达的意思是精确化管理,意指当时的财政记录不够精确。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相对当时明朝来说国外的经济发展基本都是可精确衡量对比的。凡事只有量化了才有可比性,才能发现差距,就好比组织或个人制定目标一样,没有量化的目标到头来是没法衡量是否实现了,或者根本没法实施下去。尤其是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没有精确化的数据分析,对趋势的把握就会跑偏。
三、行动计划
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历史可以像作者黄先生这样来读,当然是得熟读史料为前提的;
多看国外或外籍华人的著作,改变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历史观;
继续多遍阅读《万历十五年》,读透这本书,学习作者的大历史观,通过反复阅读来体会曾文祺先生说的: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曾文祺(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有机会还是要花时间读读这本书,再多的剧透和感悟也代替不了亲自阅读所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