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双十一,你想到的是零点怒抢优惠?
是宿友(还有你?)喊着“吃土吃土”停不下剁剁剁?
是长达一周爆满的快递点?
其实也许不是你败家,是各种理论使你入了坑。
购物强迫症
也许是缺爱
我问我的朋友,“奇怪,为何光棍节似乎瞬间蜕变成购物节?”她耸了耸肩,“Maybe,单身狗找点乐子吧,毕竟脱不了团。”
好吧,这只是一个玩笑,但也许“缺爱”会引发购物强迫症。如《一个购物狂的自白》的台词,“因为购物时,世界变得更美好,世界确实变得更美好了,但后来又不美好,所以我就再去购物。”
如果你一直停不下“剁剁剁”的手,并因此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不如找找心理医生,或者,脱团:)?
狄德罗效应
要配得上这件衣服
假如有天你入手了一本精致的手帐,看着店里同样精致的钢笔,墨水,彩铅、和纸胶带和手工缝套,会不会难以抑制心中熊熊燃起的“占有欲”?
这种现象被称作狄德罗效应,是指人们得到新物品后,会不断更换原来的物品使它们能与新物品相配,使心理平衡。提到了狄德罗,不如顺带聊聊他的故事。有天有人送了狄德罗一件华美睡袍。穿着它,狄德罗惊觉睡袍是多么的优质以至于自己拥有的无法与它相衬,于是他换掉了地毯、书桌,甚至购置了更多华美的衣服。最后负债累累的他感慨道,“我原本是旧睡袍的绝对主宰,但现在已经成为新睡袍的奴隶。”
不过事实常常证明,美好的事物一件一件拥有比一次性获得的快乐要来得长久,对了,它还常常证明,这些事物可能并没有什么用。
羊群效应
我们活在人群之中
当北城团队内部聊双十一这个选题时,咩咩说,“我没有打算在那天剁手,看到别人都买买买买,竟然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不合群。”
问及“双十一是如何变成购物节”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是天猫淘宝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营造了“购物狂欢节”的气氛,而身边的人也似乎在剁剁剁,难免给一些本无购物计划的人心理压力。毕竟,人们有时会通过他人的行为,来判断事物的好坏,进而决定是否效仿。俗称“从众心理”,也叫做,羊群效应。
其实,买东西而已,没有什么合不合群的。
诱饵效应
双十二处处是陷阱
有天你想买瑜伽垫,看到有家卖家有多种套餐:
套餐A:瑜伽垫+扣绳 ¥45
套餐B:瑜伽垫+扣绳+网包 ¥48
套餐C:瑜伽垫+扣绳+帆布包 ¥89
挺多人会选择第二种吧?逻辑大概是这样的,套餐C是最贵的,而套餐B只比套餐A多了3元,相比之下,套餐B挺划算的。但是如果这样选择,本来只想买瑜伽垫的你多花了3元。
“但这样买,比较便宜诶。”嗯,其实套餐C是“诱饵”,而这个陷阱被称作“诱饵效应”。在诱饵效应中,第三个选项的加入常常使原本的某个选择更有诱惑力,接着也许就有人掉进去了。
但更难逃的或是,另一个陷阱?
拿铁因子
包邮有时也是一个坑
网购时,你会因为X元包邮而为了省运费,多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吗?
这些并不需要的东西就像拿铁因子,这一概念是由美国金融顾问大卫·巴赫,指的是非必要开销,比如凑运费的东西。这些开销虽小,但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大金额。
额,建议是,记得你最初想买的东西。要么想想,其实你最后多花的钱已经远超运费了。
我们真正需要什么?双十一的大幅折扣真的让我们受益了吗?《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艾瑞里说:“我们在多少次买下了打折商品,并不是因为真的需要,而是因为一旦打折结束,这些东西卖完了,我们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价格了。”
如何不剁手呢?拥有更丰富的精神财富?据说,逛了集市的苏格拉底感叹过,“这里竟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也许,更重要的是,保持理智,买真正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