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时,我们需要重点理一理“行”与“文”的关系。
在《论语*述而》篇里面有一段: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考察一个人的学习效果时,我们往往将“文”放在第一位,而在学习和教育时,则需将“文”放在最末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行”是根本,“文”是修饰,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能“文过饰非”,但也不必“质胜文则野”,最好能做到“文质彬彬”。在“文”之前,必须要有“行”的“质”。
当然,在有“质”的基础上,再辨别好坏,那就看“文”的程度了,看它是否恰当。看看“文”有没有轻描淡写,有没有夸夸其谈。“文”得适当,会有助于事情的结果;“文”得不当,会将事情的结果弄糟。
读到这里,我们大概会明白,“文”并不单指文章,或者文学。“文着纹也”,“文”的本义是指“纹路”、“装饰”。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对一个人的形象、气质的提升很有作用。同样,一个人的谈吐,其以适当的修饰,婉转的会意或提示,恰当的比喻或举例,比起直白的述说(您以为直白的叙说能讲明白吗?讲得明白就不要绕这么多“弯路”了)要高明得多,会彰显出其学识丰富。
“文”是虚的,“行”是实的,但没有“文”的修饰,“行”会显得干巴巴的,没有什么“行动”的意义。但如果只有“文”,没有“行”,那就是放空炮,是没有人能够信服的。“君子不重则不威”,这个“威”就来至于“重”,来自于“行”,来自于不放空炮。
那么“行”又是什么?“行”是“行动”、“行为”,这里是指前面的一句话:“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弟”“谨”“信”“爱”“亲”等,都是指行为或者对行为的要求:对人要孝弟,对事要谨信,对己要泛爱,对他要亲仁。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和“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是融洽关系的基础。“谨”和“信”,是对事情的基本态度,严谨而不信口开河,反馈而不有来无往,是得到别人信任的基础。爱好,是自己提升和成长的源泉;亲近和交往,是共同探讨、共同提升的有益方法。
如果这些还是不够,那就学会“修饰”吧!将自己的所知所想,写成文字,做成作品,与他人交流,供他人学习。在写作、创作、交流、共享中,我们会学到更深层次的、更加专业的、更有意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