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互联网,关注硅谷堂。想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岗位知识的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硅谷堂(ID:guigutang)或下载“硅谷堂”APP。
昨天走文艺路线的公众号「新世相」做了一个“四小时后,逃离北上广”快闪活动,把互联网从业者的朋友圈点燃了,并且数据证明这次活动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微博话题阅读千万,微信阅读量过百万,3小时涨粉10万,在名炮聚集的知乎上引起了讨论。
坦白讲,这个活动对于内容创业团队「新世相」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事件营销主题#逃离北上广#和它的文艺的人群定位蛮相符,它这新增的10万粉里面也大部分应该是文艺青年,当然还有少部分和小贤一样做运营/营销的,出于学习新世相接下来的内容运营玩法的心态关注它。
但后来从钛媒体发的《谁策划了这场“逃离北上广”的营销?》文章中,得知此次营销只是航班管家#此刻,做自己的主#品牌营销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时就一脸蒙逼了,自己想太Simple,先前还以为的航班管家只是此次活动的机票赞助商。
航班管家的“此刻,做自己的主”
既然是航班管家的品牌营销行为,那么这次活动的就不能是看到新世相的成功了。
站在品牌角度看,航班管家的这次营销活动,效果还是有的,毕竟文艺鸡汤公众号「新世相」这次活动带来的曝光量还是蛮大的。
航班管家的新浪微指数
航班管家的百度指数
各项数据虽有小幅度提升,但这3000不到的传播指数,想成为真正的全民话题还是有一大段距离。
另外,知乎上有人认为航班管家的这种营销是一种自high,一个商务型app的居然做了个文艺范十足的营销活动(人群定位错位),作为一名运营从业者,我蛮认同航班管家只是在品牌自嗨的观点,不仅人群定位错了,而且拉新效果不佳。
如果航班管家的品牌负责人跟你说想做一个体现“做自己”的活动,你有什么建议?估计你也会第一时间想“用管家的出票功能,帮助被生活压抑的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毕竟全部免费让大家去旅行成本还是有点高,所以要限制下城市、名额,然后告知用户怎么获取这样的机会。
这次的事件营销在传播上的最大亮点是:让想说走就走的人以快闪的形式聚集机场,然后直接领票出行。(假如是我做的话,估计就是在微信做抢名额的活动,然后谁抢到了通知来领票,但这显然是没有新世相的玩法让人激动人心)
站运营角度上看,这次的逃离北上广基本属于跑题了的活动,存在人群聚焦和竞争对手选择、用户获取的失误。
文艺青年出行喜欢小绿皮火车,住青年客栈。如果说真的要说走就走的话,对于我这样不太文艺的人来说,估计还是选择掏出携程定机票和酒店。
从下载数据量来看好像此次品牌曝光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用户获取效果。最近几天航班管家在appstore总榜最高排名是60,这个最佳成绩出现在7月7日,而不是昨天朋友圈刷屏的7月8日。
航班管家6-8日的排名趋势图
航班管家在这次营销中,品牌声音大拉新雨点小的原因除了人群定位问题,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原因是“太关注传播路径而完全忽略提升产品数据的路径设置”——用户只需要公众号「新世相」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得准确的集合地点,和航班管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我是航班管家的运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和新世相共同开发页面,用户在产品的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说走就走”即可调查这个定制的活动页面,并告知用户十点来抢,抢到票的4个小时内出发,没抢到票的还可以拿到优惠券自行出发。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30个名额不会马上被分光,从7点到10点这个3个小时估计能够带来非常大的下载量;活跃用户,航班管家的自身用户也可以参加到抢票中,即使最后只领到了券,用券来刺激他们使用产品,他们成为付费/重复购买用户的可能性也是蛮大。
总的来说,这次“四小时后,逃离北上广”营销让公众号「新世相」高潮了,不仅涨了粉丝,从航班管家那挣到了高额的品牌营销费,还做了品牌。即使是年初刷屏不断的第一网红paipi酱也只是视频红了,不像昨天那种的以公众号内容为载体的红。对航班管家来说,品牌曝光量是high了,但对运营来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自嗨,估计这钱拿来投视频广告和优惠券也涨了不少用户。
关于是不是对运营来说是不是自嗨,下面做一个小投票:今天这篇文章可以算是又一次的给航班管家做了曝光,但你真的会去下载它吗?
最后,想聊聊“逃离北上广”这个观点的本身,其他岗位不太清楚,对运营从业者来说其实蛮难被鼓动,因为我们有10个原因做不到“没有准备的说走就走”:
①走了,热点谁跟?
②走了,周报谁写?
③走了,图文谁发?
③走了,粉丝谁涨?
④走了,产品谁推?
⑤走了,活动谁上?
⑥走了,首页谁更?
⑦走了,数据谁补?
⑧走了,客服谁做?
⑨走了,房租谁交?
⑩走了,是种自嗨!
................
作者:陈维贤
来源:产品菜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