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为尊者讳,写这个故事时,我需要给他另取一个名字。可我想啊想啊,想破头也想不出比「吴益军子」更为尊贵的名字了。怎么办?那就借他用用呗。
好了,既然他跟我同名,那我就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故事吧。
连载中,第二十一篇;上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⑳]一个心理师在前世催眠中,一眼便望见了生命的源头……
1.
从生命的源头回转过来,还躺在地板上的时候,我就打定了主意,我要离开上海了。
我规划的线路是,从上海出发,经停西安,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北,再由敦煌拐向格尔木,歇脚西宁,接着去兰州跑一场马拉松。如是,我便能在中国地图上反向描画出一婀娜曼妙的「9」字曲线。
出行前,我闹着玩,在网上发布了「欲远行,求游伴」的招募公告。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对我来讲,河西走廊之行魅力无限,然而呢,自决定出行至成行之日还有三五天的时间呢,这段时间若没有更具魅力的事情去填充,那就太煎熬了。所以我想出了这么一个招募的辙。
当然了,如果真能有一个如招募词里说的「袅袅婷婷,美艳无双」的女子与我同行,自然是妙不可言了,但我根本就没抱这样的希望。我晓得,一个人旅行,是宿命。
曾几何时,由于工作的关系,我需要经常独自旅(出)行(差)。坐在南下的火车上,沿途跟着一条河,我看着它在晨光暮霭中变换着色彩,看着它洗涤一缕缕阳光,看着它映衬一片片星辉,一路相随……。在那段时光里,火车带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旅行比居家辛苦,这是不消说的。那究竟是什么诱惑着我离开熟悉、安宁、舒适的家,在某一个清晨或是午夜,毅然到遥远的他乡去呢?当然,很多时候是为了谋生,但我也越来越多自觉自愿地选择了「人在旅途」。
记得曾有一位心理师应邀到国外访问。在规定的活动完结之后,主人很热情地让她挑选一个完全自由的项目,以便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国家。她想了想,决定乘坐火车或是长途汽车,在大地上穿行。那目的地是哪里呢?她说没有目的地,坐着车在大地上穿行就是目的。
那位心理师固执地认为,「要真正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一处山水,你必得独自漫游」。其实,认识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我个人来说,我就是在旅行中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触发我内心的某种感受。
人越长大,就越习惯压抑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再放声大哭或大笑,什么都只是淡淡的点到为止。好像越来越没有什么事,可以伤心到落泪,再也找不出,释放伤感的出口。
如果有那么一天,让你心动的再也感动不了你,让你愤怒的再也激怒不了你,让你悲伤的再也不能让你流泪……你便知道岁月给了你什么,你便知道为生活你付出了什么。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像很多人一样,打点起行装,选择去旅行。
唉,沿着京沪线从北京到了上海,我才终于搞明白,我嚷嚷着要穷游中国,竟然是这么一回事儿!
2.
准确地讲,旅行对我来说还是一种逃离——我的生活中有多少种不如意,我就有多少个逃离它的理由。
有些东西我不能假装看不见:地面上的交通早就拥挤得不成样子了;在这「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里我呼吸的都是乌烟瘴气;更别提我的身心经常遭受的窒息、焦虑、苦闷……谁能睁着眼睛说,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
但没办法,我以及我们中的多数人,既搬不了家也辞不了职,该过的日子还是得过,该受的气还是得受,该承受的压力还是得承受下去——这些令我们心灵饱受煎熬的东西一样也挥不去,而能让我们从暗淡的生活中逃离的唯一途径,似乎就是旅行了。
换句话说,旅行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能让我摆脱日常生活的纠缠,而逃向陌生、新奇、神秘莫测和令人激动的远方,体验一会儿「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奇妙感觉。
旅行中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水相逢的客人……旅途中可能发生的这一切,强烈地超出了我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警醒,唤起我的好奇心。所以要我说呀,旅行才是最好的心理治疗。
有趣的是,我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心理研究的支持。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利夫·范·波恩指出,旅行经历的记忆持续时间更长,比实物更能带来乐趣。他说,经历更有利于带来积极情绪,经过多年的打磨,人们可能早就忘掉了旅途中不愉快的事,比如排队时间过长,而只会记得旅行中堆在脸上的笑。
波恩解释说,记忆是个很好的筛子,在时光的筛选下,我们会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我们会重新编制记忆,将一些美好的感受放在经历中。但我们很难对实物做同样的事情,因为它们是实实在在的。
此外,追寻旅行经历而不是追求物质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敬和认可。波恩发现:「当你被看成一个经历丰富的人,那意味着你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可爱的人,而如果你被认为是物质主义者,那在别人眼里你可能就成了无趣之人。」
看到了吧,对于我这日渐麻木的生命来说,旅行,尤其是投进大自然的怀抱,是一个多么强有力的刺激。
一旦我投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我会发现所有的自然景观都是「与世无争」的。我对自己周围充斥着的倾轧和不公总会感到痛苦和愤怒,但我不会对体量远超过我的高山、大海、森林、草原怨恨不平;相反,我面对这般景象时,只会觉得心胸开阔,烦恼顿消。
因为壮阔的大自然在善意地提醒:「吴益军子呀,你可要认识到你自己的渺小和脆弱哦!」从而,我对命运的不公和无法理解处之泰然,我反而更坚强了。
那么,如果我去看的不是自然景观而是另一座城,比如我正要去的西安,又会怎样呢?在陌生的城市里,我撞上的全然都是陌生的面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与我无涉,而只是我眼中的旅游景观之一部分。不用说,这些也是能让我感到比较彻底地放松的。
其实,在我身处异地时,因为交通、语言、生活的相异,我更容易把注意力好好地放在自己身上。也只有在旅行的时候,会有那么一些片刻,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活着的。
3.
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或者异国生活一段时间,享受时空彻底转换的感觉,似乎成了旅行爱好者,尤其是长途旅行爱好者,用来治愈现实问题的良药。
「一年两次长途旅行是我给自己的奖赏。身处偏远地,最好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这样才能给我一种彻底的放松。」有个姑娘说,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为她的工作重新注入动力。
她还讲,她不太喜欢去太近的地方,就是因为那里有太多的「熟悉感」,似曾相识的建筑、似曾相识的语言……都让她没有旅行的感觉。
同样作为长途旅行爱好者,另一个姑娘的体验又有不同:「城市跟人之间仿佛缠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去太近的地方,线虽然扯紧了,但距离没到,还是牵着的,还是有羁绊。」
在她看来,一旦去的地方够远,她跟日常生活的联系仿佛就自然地断裂了——平常的压力、焦虑、不快,随着距离的拉长而消失不见了。
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短途旅行则远比长途旅行来得轻松和惬意。她们热衷于找一个城市附近的农庄水畔或山野林荫,最好开车两三个小时就能到达。
她们追求的是,通过爬山、喝茶、赏花、聊天、发呆……让身心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滋养三两天,然后再收拾行囊,杀回刀光剑影的职场。
「我平均每个月都要约朋友出去找个近点儿的地方度周末,哪怕只是郊区的一座小山,只要离开平时习惯的生活圈就好。」有个姑娘说,只要在附近玩几天,她的精神就又回来了。
她就讲了,她并不在乎远近,相反,她的年假很少,短途旅行的方式反倒能让她去更多的地方。
与长途旅行爱好者追求的陌生感相反,熟悉感可能恰恰是很多人偏爱短途旅行的主因——去近一点的地方,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更容易适应,尤其对恋家的人而言,在短途旅行中更容易放松。
只是呢,在旅行蔚然成风的当下,很多人都巴望着出门,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他们抱持的不过都是想跟上潮流的心态。
我忍不住要泼一瓢冷水的是,从那样「复制」别人旅行的形态里头,是很难得到属于自己的养分的,更别说改变命运了!
4.
当我们在循环往复的生活中找不到出口了,开始一段长途或短途旅行自然是极好的救赎自己的方式。但是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常识——并不是每一次旅行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就像「节庆综合征」一样,也会有「旅行综合征」这样一种病征出现。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已然失去了,停下哪怕十分钟来静享生活之美的习惯,那么我们在旅行途中也照样难以停下脚步的。
我们走得快了,体验就少了;去的景点多了,从从容容的思考和见识就少了:这样的旅行无助于减轻我们生活中的焦虑,而是将日常的焦虑像赶羊似的,统统赶进了我们的旅途之中。
更要命的是,再加上行程的变化不定、旅途中的新摩擦、对景点的失望、身体的劳顿、花费不小……桩桩件件都在滋生我们见谁想咬谁的情绪。为此,旅程中怎能不安插几个中转站?
中转站一如旅行中的心理锚点。有了这样的心理锚点,一来呢,可以让我们稍稍放缓脚步,再就是,借此我们还可以轻易地「提取」旅行中有过的体验。
所以呀,这次河西走廊之行,我是一定要去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的。我要挨个儿溜达一遍,好给我这次出行打码标签。
曾经有很多人跟我谈论,旅行最好的交通方式是什么?在我的体验里,要是不赶时间的话,乘火车尤其是绿皮火车,才是最优哉的方式。
我坐在这上海开往西安的火车里,听着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那有节奏的敲击声和窗外飘逝的风景能把我带入一种梦幻之中。那当口,我似乎出离了自己的身体而深入一种常态下我不可能涉足的地带。在那儿,各种思绪和诸般记忆错杂纠缠……
记得有本书里就写了,上面说在各种交通方式中,火车也最益于思考:同轮船和飞机比较,坐在火车上,我们绝不会担心窗外的风景可能会单调乏味;其速度适中,既不会太慢而让我们失去耐性,也不会太快而让我们无法辨认窗外的景观。
这种观点是没错的,因为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火车车厢这类陌生的所在。
正是在这火车车厢里,我才真正地开始思考,所谓的家到底是什么?对我来说,家才真正是一个能让心灵安息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一个落脚之处。而旅行,无论我怎么走,它都是回家的路。
5.
旅行,就意味着离开家,走到户外,走到不一样的地方,去感受跟家不一样的陌生。我注意到,我们有些人总在旅行中寻找家的感觉,比如有没有自己常吃的饭菜,住的宾馆有没有家的味道,出门有没有习惯的交通工具……
要我说,既然这么想家那回家得了,干嘛还出来受罪呢?碰上跟家不一样的,就大呼不好。这分明不是旅行,是恋家嘛!
对一些人来说,若在旅行中有一些与过往不同的体验,他们往往会有一种欣快感,而另一些胆小的人呢,则会感到不安。
所以在旅行中,我通常能看到两种人:一种人热衷于跟团,他们最担心的是到了旅游景点如何吃、住、行;而另外一种人则喜欢自由行,走到哪都喜欢尝试当地的小吃,随意安排自己想去的地儿。
跟团固然可以获得一切照顾,但同时损失的是自由,是静下心来感受风景。因为不自己去研究路线,完全被导游拉扯着走,既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
6.
旅行除了是踏出平常的舒适圈,更是跳脱一般寻常的思考逻辑。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所在,深入另一种陌生的思维模式,像是角色扮演一般,从一个本地人突然成了别人眼中的外乡人。在身份转换的同时,我们能跳脱寻常,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
不过,眼下很多人遇到的最大的麻烦是没有时间去旅行。如果实在没时间去旅行,不如就先在日常生活里练习跳脱寻常的思维逻辑吧!
比如说,如果你平常习惯走长安街回家,不如今儿个试着拐个弯,走鼓楼、雍和宫回家吧。用不同的移动方式,走着不同的路径,其实也像是旅行呀。这种方式我就用在每晚的跑步上,也正是用的这种方式,我几乎用脚步丈量了整个海淀区。
比如说,你也可以试着在平坦的路面上,打赤脚走路。这么做的一开始,你可能会觉着有些害羞,但真的实际去做了,就像我晚上正在练习赤脚跑步一样,你会发现把自己放到了另一种生活模式里,其他部分的感官经验也随之打开了。
此外,我们也可以试图用观光客的眼光来看眼前这座熟悉的城市。一如一个父亲告诉自己的女儿那样的:「既然停下来了,就不妨多等上几秒钟,看看眼前这座城市」。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如果我们的灵魂不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那么远方的风景也同样无能为力。一如有人讲的:如果你无法充分领略自然的启示及异国他乡的美好,你旅行的目的就被简化成了仅仅是「到此一游」。
想说,如果我旅行的价值从尽情享受旅行的过程,变成了只是在旅程结束后,举起相机和旅行纪念品在朋友圈炫耀的浅薄虚荣,那可真够糟的了!
7.
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常常觉着自己没有方向感,因为我们的环境和我们自己都不让我们对自己负责。我们或许甚至不觉得对自己负责是多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太习惯别人暗示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选项。
实不相瞒,我正是想钻这个空子,一路上都在暗示我自己,旅行是我这乱七八糟的生活中最好的选项。
连载中,第二十一篇;下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㉒]一个心理师在华山之巅,远望苍穹仰天长啸——这TMD怎么下去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