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少年宫学习的女孩,每个周末中午都会在12点半自己坐地铁回家。
那一天,挂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了1点半,工作回来的妈妈看到了空荡荡的房间,登时慌了。
小女孩,已经放学,不在家,异常状况。心下一沉,无数的思绪在妈妈的脑海里奔腾盘旋,她顾不上喝口水,匆匆忙忙地穿上鞋,向车站的方向奔去。
路过小区门口的杂货店,老板娘热情地和妈妈打着招呼,“出门哪?这么急呀。”妈妈顾不得回应,简单的应了一声,朝着车站小跑而去。
车站并没有出现让妈妈牵肠挂肚的影子。她急急忙忙地往回走,在路上思考着,一会儿回家拿上车钥匙,赶紧去少年宫附近再找一找。
当她焦急地把门钥匙怼进孔里,打开门,看到孩子已经坐在书桌前了。
妈妈看到回来的孩子,心情复杂,张开了口,对孩子说:
请允许我按下故事的暂停键。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位焦急的妈妈,看到回来的女儿,你的第一句是什么?
是焦急又夹杂着些许庆幸的责备么?“你到底跑到哪去啦,你个孩子,吓死我了”
还是已经忍不住动气手来,边打边吼:“你死去那里啦?我看你下次还敢不敢放学不回家! 我让你瞎跑! 瞎跑......”
妈妈深深地深呼吸了好几次,尝试平复下复杂的情绪。涉及到孩子安全问题的事件确实是很难以平复的,她的声音仍旧带着几丝焦急:“你去哪里了?”
“我出去玩了呀”似乎是对妈妈语气有些觉察,孩子立刻回答道。
“和谁玩的?”
“杂货铺的小妹妹啊”孩子眨着大眼睛回答道。
“怎么会和小妹妹去玩的啊?”
女儿慢慢地道出了原委。
原来周五的时候,放学回来的女儿被杂货铺小妹妹叫了过去:“小姐姐,你陪我一起画画好不好?”
女儿的美术一直不错,听到小妹妹的请求,她想起了还有学习任务,便答应小妹妹:“今天姐姐回家还要写作业,我明天中午回来来陪你玩吧。”
今天便是在放学后,直接去了杂货铺,践行承诺,陪小妹妹玩去了。听到了老板娘和妈妈打招呼的声音,这才回来了。
“宝贝,你知道妈妈因为回来看不到你,可着急了,还跑到车站去找你,这涉及到安全问题,能找到你,真的担心死我了。”
“嗯呐”
“宝贝,我看到你是一个讲承诺的人,妈妈也真的好着急,因为你回来的晚了,你告诉妈妈,你通过今天发生的这件事情学到了什么?”
“我知道了,我让你担心了。我一个人在外面你担心我了”
“那这件事情带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呢?”
“其实我昨天应该跟你说一声的,或者今天回来,先把书包放到家里,看到家里有人,说一声再出去”
“那假如下一次还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去做呢?
“下一次的话,我要和小妹妹说,我要先回家给妈妈请个假,然后我才能和你去玩。我知道你担心了,下次也要注意你的感受,妈妈。”
“嗯,那接下来,你可能会做的是什么呢?”
“我就按照先前和你谈的,下次回到家,我可以先按下楼下的门铃,哪怕不上楼,给你通报下。如果回来晚,我还可以借用小卖部的电话打给你。”
女儿在妈妈的层层问题引导之下,梳理了思路,并将此次事件转化成养料,滋养了自己的成长。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因为遵守承诺的孩子在看到妈妈的那一霎那,被妈妈劈头盖脸骂一顿甚至是打一顿,那她会有什么感觉?
没错,是委屈,甚至成为成长之路上的一个创伤。
(二)
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挫折教育”,很多家长奉为圭臬。广告中,还有一句很有气势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在经历过幼儿园前无忧无虑后,升入小学的家长们开始真的“忙了起来”。钢琴不错,美术也不能落下,隔壁小红给儿子报了语文辅导班,我也来给孩子来个数学辅导班。
补了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上,鲜红的78分像一把刀子扎进了家长的心里,愤怒的小火苗不知觉地窜了起来。
当视线移到那个红×上面的问题时,怒火值立刻直逼临界点,这明明是考试前才讲过的一个知识点,已经在各种小考中出现过,错过,讲过,订正过无数遍的那个知识点,视线再下移一点,计算的题目都抄写的是错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脑中的火龙已经取得了大脑的控制权,随着试卷“啪”的一声被拍死在桌上,迎着孩子面门而来的是一只巨大的食指和一顿夹杂着火花的喷射:
“你怎么又没考好?这个题目我是不是考前才和你说过的?你怎么回事儿?”
“你总是粗心,做题不动脑子,题目你都能抄错,我怎么看你玩游戏的时候就神得不行啊?”
“你看看隔壁家的XX,她爸妈都从来不管的,这次又是班级第一,我天天在这边给你搞,你还考成这个德行,你是不是想要气死我啊?你要是能考成xx那个样子,我做梦都能笑醒过来”
“我看你这辈子就是这个德行了,废物一个,养只狗都比你聪明”
“别给我哭,用手给我擦干净了。我跟你讲,你现在开始,必须给我把所有的题目抄10遍,今天写不完不要睡觉了。之前讲的假期旅游全部取消,就你这个样子还想旅游啊,做梦去吧。”
不知道看完这一段的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抑或是,不敢相信,这真的是对那个在Ta诞生时,内心默默承诺要好好爱TA,护TA一世周全的珍宝所说的话。
当把时间线抽回到20年前,来到你的小时候,你闭上眼睛,好像听到心底有一个哭泣的孩子,定睛一看,没错,那就是曾经的自己。那一次次来自长辈的否定,攻击,为了保护自己筑起来的那道心墙,在时间的磨砺下,逐渐加厚。那个哭泣的孩子被你困在了自己所铸造的高墙之下,渐渐地,你好像也不曾再听见过TA的声音。
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对于这句话的信任度,从1-10分,你能打到几分呢?
如果你的心里住着那样一个孩子,可能你的分数不会太高。说是这么说,可能也有些道理,但是我听过了那么多道理,也仍旧没能过好这一生呀。你可能会如是想到。
让我们先做一个深呼吸,一起去看一看那个哭泣的孩子是怎么来的?
Ta的根源来自于一种叫做“失败反馈”的模式。
1.因事件引起的情绪波动。焦急,生气,愤怒,那隐藏在内心的愤怒火龙觉醒了。
2.开始就问题进行问责。谁干的?怎么搞的?为什么会这样?!
3.情绪的带动忍不住让你开始夸张,并且放大问题。你总是这样,....!
4.越说越来气,忍不住又想起了别的做的好的,你开始比较。你看看人家...!!
5.情绪到达巅峰时,仿佛你已经能看到眼前此人的一生,肆意的贴起了标签。你就是...的人了!!!
6.最后,骂的差不多了,开始命令和控制。你必须做....
看看一看从事件中抽离出来的[失败反馈],可能你能就此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没错,刚刚不自觉挑起你情绪的那个对于孩子考的不理想的指责就是按照这个逻辑来的。
甚至,你再仔细想一想,员工绩效谈话,社会轰动性事件,都隐隐约约有着这种模式的影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为人父母的,都能够理解。
有些商业广告,抱着推广产品的目的,让你看到的,是那个穿着纸尿裤的宝宝率先爬到了终点。
你是否有想过,人生从来就不是一场短跑啊。如果真的是一场竞赛,那也是马拉松啊。有的人半路就退赛了,有的人因为前期跑的太快体力不支,也有的人在开始时候跌倒了,歇了一会儿,又爬了起来,继续向终点前进着...到达终点时,TA也不再是那个柔软的小宝宝,而是通过这一路的成长蜕变成TA应有的模样。而之前在赛道边为孩子们鼓劲加油父母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体力不支,纵使仍旧想要去追上孩子远去的脚步,最后只能望着孩子渐渐远去的背影,默默地为TA祈福。
(三)
让我们再静下来,仔细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有人说: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些人就是出生在罗马。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赞成这个说法?
我是认可这个说法的。从环境和资源层面,确实有些人在出生的时候,有比较好的福气,投身于富足之家。如果终其一生,追求的是物质上的富足,可能当他实现梦想,最终抵达的地方,只是生于罗马之人的起点。
对于这句话,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你对于罗马的定义是什么?
衣食无忧?手握重权?功成名就?家财万贯?妻妾/美男成群?又或是内心的富足与喜悦?自信与成就感?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而说起那条人人必将通往的那条路,自然是那条无法回头的死亡之路。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的阶段。
我想邀请你感受一下:如果这个时候时光机带你来到百年之后,你已经慢慢地从床上飘了起来,看到自己的肉身躺在床上,看到周围恸哭的亲人,朋友。
你走马灯似的回顾这一生,是因为做了怎样有价值的事情,让你觉得自己的一辈子是值得的?
以怎样的陪伴支持与爱给予给自己的老伴,让自己觉得这辈子选择牵起TA的手是最棒的决定?
又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对孩子进行了怎样正向的引导,让你信赖孩子们都可以照顾好自己,自己可以不带着任何遗憾放手离开?
在那一刻,仿佛呼吸都停止了。世界也安静了。
在你墓前,你的至亲念着悼词,TA口中的你,是怎样地一个人?
在这短短几十载,你内心真正给到你支持与指引的那股力量是怎样的?
那样的给与你指引的价值观又是如何帮助你不断帮助你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的呢?
在能力具足,资源丰沛的情况下,你是如何行动的呢?
此时,再去看一看你周围的环境。
你还可以舒展着自己的筋骨,
有衣穿。有饭食。
孩子还在身边。
你会怎么做?
想抱抱TA?
Follow Your Heart
Just Do It!
喜欢的话,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够动动小手指,点亮小红心,评论,转发,收藏,关注那就更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