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一个多月之后,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进入尾声,从我的角度看,结束的有点匆忙,但也许就像网络上的段子所说,恐怕是人民的公安和人民的法院忍了很久了。
反腐剧能这么火,一方面是抱紧了形势的大腿,但更主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编剧作风,他还原了这个题材的剧应该的样子,或者说至少是观众认为他应该是的样子。
这部剧里被观众热议的角色有两个,一个是达康书记,一个是祁厅长。其实这是比较自然的,从戏份上说,两位绝对占据了主要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角;从故事结构上说,对他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给予了充分必要的解读,这一点就算是最正牌主角的候局长也没有他们的笔墨多;从人物性格上说,达康书记具有只认理不认人的特点,这一点恐怕许多观众十分敬佩,这是大多数人想做而做不到的特点,而祁厅长的经历与性格可能代表了许多普通人的奋斗过程,也因此被许多观众怜悯;我认为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两个人物比较细致的刻画,维持了一个基本的辩证法观点:人没有绝对的好坏或善恶,人也是运动变化着的,好坏善恶与其说是种选择,毋宁说是运动变化的结果。
由此我们引申一下,本剧中像易学习、沙瑞金、候亮平、陈岩石等正面人物代表为什么并不火呢?我想,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这样的人物值得敬佩,但是没有多少人与他们类似或者说愿意成为类似他们那样的人,人们常常在遭受不公正对待时选择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像沙瑞金、候亮平这样能为他们主持正义的人,而要他们来为自己做主张,却是不敢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往往认为这会产生一些自己不愿意看到又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后果,比如说遭到打击报复。因而也就放弃了对自己的希望,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如果被寄托希望的人真的遭遇了打击报复,甚而会有人说道“你看,我早就和你说过的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举个特别残酷的例子:二十个人押解二百人去刑场受死,尽管一边赤手空拳、一边刀枪整备,但二百人团结反抗消灭二十人的希望并不渺茫,假如这时候出现了几个反抗者,多数人大约是选择骑墙观战而不是投身战斗的(参考让子弹飞里的鹅城百姓),假如胜利了便拥护夸赞传得神乎其神,假如失败被杀了便要被鄙夷为不自量力了,然而在大家等待英雄的过程中,二百人渐次被杀导致力量逐渐缩小,恐惧则随之增大,即便想要孤注一掷,也早已丧失了成功的希望。
再有,人们在不利环境中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有的人逐步丧失了原则和底线,有的人则外圆内方守住了原则和底线。像易学习、陈岩石,他们受到排挤和压制也不是一朝一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无处说理,他们之所以坚守可能并不是因为已经看到了希望,而是始终相信希望。即使没有新书记沙瑞金的到来,我认为他们也不会放弃坚守,但如果换一个人会不会依然坚守呢?比如祁厅长,他也曾有抱负和信念,也是洒过汗水流过血的,也是想坚守原则和底线,但是面对现实压迫他还是选择了投靠有利的一方。所以人的好坏是运动变化的结果,而不是绝对固化的。人们常常会选择看到希望再行动,看不到希望,甚至长期看不到希望自然就走向了失望,也就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
可以说,在某一时间某一空间,可能确是存在着不公平、非正义的情况,可能时间还会或延长或缩短,空间也会或增大或缩小,但每个人心底里还是应该有一个确定的公平正义的红线,相信公平正义、坚守公平正义,或许就能够避免陷入泥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