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全国事业单位改革即将开始,铁饭碗即将慢慢被打破,这在我意料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所谓的铁饭碗早晚要被打碎,这对在职的人来是一种挑战,对非在编的人来说是一种机会。
我是历经过改革的人,在改革中所有的方案都是体现统治者意图而非个人意愿,尤其是在小地方,能自由框量的就会想尽一切,如果你没有足够认识,只能安然失落。
小地方意味着基层,在我看来,凡是基层或是基础的东西基本上都不重要,或者说都是被压榨的对象。
你看我们分类行业时,农业排在第一,但是农业却越来越局限在产业调整和种植大户上;从很多行业来看基层人员工作量很大,但是薪酬却不匹配;盖楼地基很重要,但从没有人夸过地基很结实,很漂亮,总之,上层建筑才重要,才够显化。
希腊公务员曾是他们眼中的金饭碗,经济危机来临之后,锐减60%人员,剩下的40%人员工资再减。
越是经济发达,民主的要求越高,商业的发展是打破阶级固化的最好途径。
挑战权利除了权利本身,更多的是财富。
每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都应该做出改变。
上一篇我虚构了一篇《一头撞死南墙的驴》,一位朋友特意加我好友,问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使命,都是从弱小到逐步强大,然后再从强大到弱小,如此反复的过程,受苦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就连英雄也有回归平淡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在生活的场景中自由切换,那处处碰壁,早晚撞墙超越人的局限。
改变是应对我们眼前的唯一途径。
尤其是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看似内部环境基本固化,一旦外部环境巨变,我们必定深受其害,到时候承担的后果自负。
自媒体人老俞曾写过两眼论的文章,大体意思是通过对围棋的观察,培养我们一条路两手准备的意识,第一只眼为我们做基础准备,第二只眼做增值准备。比如说巴菲特在做早期投资的时候,购买了一个农场,通过几年的整理年收益都在20%以上,这个收益就可以作为自己的基础性准备;然后他又投资了纽约大学边上的商业地产,收益翻数翻,关键这两个收益可以长期存在,甚至等看以后也可以存在。
变动的信号已经显现,这个显现不仅是政策显现,还有互联网技术的显现,改革的浪潮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袭来,我们好多人都在做基础准备,特别是从毕业就没有换过工作的人,再次就业除了考验我们是否能力跟上社会的技能,还考验我们是否有有勇气抛头露面,是否有眼光进入市场的考验。
基础的准备会慢慢成为过去,增量的准备才会慢慢满足我们。
增量的准备是指能冷静的觉察到变化,并能通过变化找到目标,找到方法,找到持久的耐力。
有个朋友上班很辛苦,下班以后的时间用于看电视、睡觉,她也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就是找不到方法,坚持不下去,今天一个想法,明天早上就不想起床。
问我怎么办?
我说自己的问题还得自己解决。如果能主动认清问题,提前做出改变,代价很低;如果到最后环境迫使改变,被动付出,代价很大。自己不够狠,就等着别人对我们狠。
人都是需要即时反馈的,比如我们写一篇文章希望别人评论、转发,但在评论的时候也会遇到爆出口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根本就不需要与他互撕,因为他不配。
还有一种反馈是期限反馈,比如培训的种子,像我们种小麦,一定是等过完年才会等待它成熟,不会妄想种下就会收获。
这样的想法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是能够兼具未来的利益。
现在就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细化一个方法,然后耐心的等待果实的成熟。
这即是一种长线思维,更是一种价值思维。
我们经常讲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可现实的回报总没有我们付出的多,比如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养大的父母,投入的时间和成本无法计量,但能不能收获一个孝子孝女仍是个未知数。
长线思维追求的不是回报多少钱,而是能带来多少价值。比如说能不能让自己生活的开心、幸福、美满。
这样的追求就时刻要求我们能够居安思危,做一件能让我们躺着都有收入的能力,这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一件大事。
简单梳理一下,保持对环境的警觉,在保证吃喝住用的基础上,珍惜时间,寻找一个方法,耐心等待种子发芽结果,为我们以后实现价值做足功课。
可能你会问,说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说到底应该做一件什么大事?
其实答案在我们自己身上,我只是提醒朋友们保持警觉,不要被各种言语或是文字编制的谎言所迷惑,包括我。
对的不一定对,错的不一定错,灰色地带中只有自己做的和应该做的才是我们应该持续努力的,别怕孤独,登上山顶的人吼声再大,听到的喜悦的人也是少数。
就像网上流传冯巩的一句名言,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文:慧眼识鱼
关注个人成长,每天记录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待与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