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浩浩在学校不小心打到了林林的眼睛,林林的眼睛睁不开,有不适感。咨询过校医后,老师让浩浩的爸爸过来陪林林一起去医院检查检查。着急忙慌的爸爸来到学校,一看到浩浩二话不说就劈头盖脸地斥责道:“浩浩,你知不知道我和你妈妈快离婚了,现在正在冷战,我天天交代你要做应该做的事,不要给我们添麻烦,你可到好,捅了这么大娄子,你到底想干什么?!”和爸爸声色俱厉的表情不同,浩浩一脸无辜,好像一时消化不了这种“批评”。他的确很茫然——爸爸和妈妈要离婚了?他们离婚了我怎么办?他们离婚是因为我添麻烦了?我这样是不是让爸爸妈妈离婚更快了?怎么办……怎么办……
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家长。他们遇到孩子犯错时,首先不是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而是先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或焦虑,或失望,或愤怒,或无奈……孩子犯了错本来就处在担惊害怕的情绪体验中。这时,家长再将自己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沉浸在双重负面的情绪中,越发走不出来,理性的分析、解决问题无从谈起,就会越发无所适从。
在生活中,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一只手的正反两面,这只手应该是引领孩子走出负面情绪,认识问题,提升自我的手。怎样避免越批评越让孩子无所适从呢?下面简单地谈几点个人看法。
关注情感体验
英国精神分析家比昂在他的阿尔法功能理论里提到了情感的分类。他把情感分为可以承受的情感和难以承受的情感体验,只有在可以承受的情感中才能激发起正面、积极的行为。
好的教育者应该可以作为孩子情感体验的容器,先把孩子不能承受的情感体验概念化,然后再将容易消化的内容返回给孩子。整个过程简单地来说,就是给孩子的情绪体验命名,陪孩子消化那些难以承受的情感体验。
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首先应该问清情况,然后从孩子的情感体验入手解决问题。像浩浩爸爸一遇到问题就斥责孩子,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发其他的问题——孩子的注意力放在了父母离婚上,忘记了自己不小心打人的事。如果爸爸换种方式,在了解情况后,首先表达出对孩子情感体验地关注“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你也不想把同学的眼睛弄成那个样子,现在很后悔,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咱们来分析分析……”这样帮助孩子将难以承受的情感体验消化后,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事情本身上来,再解决问题,就不会陷入越批评越无所适从的怪圈。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当我们处于情感受挫或负面情绪中,如果得到环境的情感的支持和理解,让我们的情绪在环境里释放,同时感受到这个环境给予的宽容和关怀,通过调整和消化,就可以从难受的情感体验中走出来,心灵会因为这种环境的照顾而成长。
避免标签化孩子
晶晶刚上幼儿园中班,她的妈妈很是担心她的“学习”,因为每周末的作业都是在催促声中完成的。晶晶妈妈烦躁不已,碰到人就抱怨说“看来孩子不是学习的料,从小就贪玩,作业都不想写……”。孩子是不是真的贪玩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晶晶一直生活在妈妈的抱怨声中,被贴上“不是学习的料”的标签,很可能就真的不爱学习了。
我们首先是在环境中认识自己的,结合环境传递的信息,认清自己和环境的关系。当环境中某一信息被多次传递,孩子被人为地贴上标签,渐渐地就会在潜意识中建立符合标签的逻辑,不知不觉地按照标签去塑造自己。通过自我标签化,真实的多面的自我不再重要,我们可以放心地躲在标签的后面,把那个脆弱无力的失败的自己隐藏起来。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吸引力法则,你越强调什么就越会吸引什么,你越怕什么就越会去经历什么。
这种标签化的批评就好像背景音乐一样,一直无声胜有声的重复回响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你越批评,孩子越会无所适从,甚至按照你给的标签行事。所以,请避免标签化孩子,即使你真的那样认为。
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看到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我们经常会希望孩子一下子变好,于是指出一大堆问题让孩子去改正。可是,孩子的行为往往和我们的期望相差甚远,你越去批评,他越会无所适从——因为问题太多了,顾此失彼,干脆就“破罐破摔”,还是老样子吧!
这其实印证了手表定律:当人只有一个手表时可以确定现在是几点钟,可是当他同时拥有两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只表不能告诉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无所适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批评指出的问题越多,孩子面临的选择越多,越会茫然不知所措。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在批评孩子时要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不要喋喋不休的罗列一大堆问题;要和其他人统一思想,态度一致,不要一个人一个态度,一个人一个思想。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只面临这一个问题,才能轻松自如的解决问题。
最后,献上我特别喜欢的一段话:
我们向上帝祈求智慧,他却给予我们问题;我们解决了问题就拥有了智慧。
我们向上帝祈求希望,他却允许黑暗临到;我们走出来了黑暗就拥有了希望。
我们向上帝祈求成功,他却给予我们挫折;我们走过了挫折就拥有了成功。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会发现一些问题,孩子成长时会遭遇一些挫折,这些都是上帝给予的“礼物”。我们的批评帮助了孩子穿越了黑暗和挫折,而不是身处在问题中无所适从,才能促进其成长,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