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个人的回门
姬亼十八岁时,父母亡故。大她二十多岁的姐姐早已出嫁,一个女孩子随着出嫁的时久,她离这个家便越来越远了,直到父母亡故后可能完全没有了她的存在。在姬亼一天天长大的日子,太多时候她几乎忘记了还有一个姐姐的存在,她来家里的次数在她的记忆里屈指可数,自然见面寥寥无几。只是当姐姐家的孩子来家里时,家里是相对欢快的,才唤起她对亲情的一些感触。现在,家里只剩她一个的境况对她来说也没什么,一个没怎么上过学的姑娘这些年间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家,在生活最本色的面前早已学得了一身本领、足以生存的本领。安葬了父母后,她的生活好像被人关注起来,姐姐也曾回过一次家,那是媒人直接越过她约姐姐回家的。她明白了,在外人看来,一个人的她嫁人是最好的打算。嫁一个貌若天仙的姑娘是一件既轻松又喜乐的事,乐于援手者纷至踏来。腊月某日,在父母入土的百天祭日后,只一个简单的大红包裹作行囊,一架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便带走了十八岁的姬亼。那时的她是怎样一个粉嫩蓬勃向阳而生的生命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果她的婚礼很是寒碜,就让我们送她杨万里那片火热的夏之荷吧!做为一份厚礼祭奠我们多姿的人生吧,就让青春美好的女孩儿成为新娘的甜蜜像那一池轻香流溢的荷吧。
姬亼奔赴的男人名字代继规,大湾村人,自幼丧父,与其母相依度日。其母性格懦弱常以泪洗面,以至导致眼疾,常年眼睑溃烂红肿见不得光,全靠儿子照顾着。是否,叫做“磨难”的东西是一个懒虫,它不愿高飞,所以总能轻易找到它的宿主:那便是最低层的大众?母子相依的日常,每每,代继规端吃端喝伺候着,一个老太太,看起来倒也干净妥帖。常见老婆婆静静地待着,人已暮年眼前难见光明,她有一个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听说她的眼睛是后来一点点失去光明的,无论怎样,这是人类走向终末所要面对的糟糕境况之一吧?
婚后第三天,按习俗是出嫁姑娘“回门”的日子。可代继规呢?好像完全没这当子事的样子。也是,姬亼娘家已落了锁,姬姓的父亲单门独户到了他这儿便断了所谓的香火,母亲的娘家也早没有后人,这也是结婚那天没有送亲队伍的原由。姬亼早饭收拾罢,等不到代继规的片言只字,便轻声说了句今儿是三天回娘家的日子,代继规听了不言不语。姑娘站立良久终没等来男人的一个字。再看一眼坐在屋子安静如一的婆婆,那一刻像是时间也安静了下来,在等着回答一样。姑娘又站了一会儿,像是站在一团渐渐变温的迷雾里,她觉再说什么都是多余,于是一个人走出了家门。其实三天回门的事,正常的话结婚当天亲家双方是坐在一起商量过该怎么办的。在代家的两天,姬亼是想过此事的,她想家里的老婆婆与代继规可能私下就说好了吧?她把这个信任交给了婆婆与代继规,所以她什么也没问,她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她始料不及的样子。面对三天回门的习俗,她作为已为人妇的新媳妇,只要一趟回家就够了,还有什么奢望呢?她想与代继规一起来到父母家里,祭奠一下磕个头。她本可以把这样的想法说出来,但眼下却成了只她一个,她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她想与代继规一起是不用费神费力,不用有求他人的事,可眼下事情却办砸了。若有人知根知底了她在三天中一个人的来来回回,或许是一个笑谈吧?在她一步步的独行里,更坚定了此趟回家的必要,别人什么都可以忽略但她不能。这样想来,这人生大事于她好像也是圆满的了。
已是腊月二十二的日子,正是农家忙着过年各种准备的时候。一路上虽有躲闪但还是遇到了熟人,打了招呼便各自走开了。她能从熟人眼里看到未成语言的躲闪,这躲闪代继规眼睛里有,甚至她想到了婆婆,好像她那双空洞无物的眼睛里也有。她被孤单单的隔离开来,新婚的快乐被冲击得零落一片,这种感觉就像九岁那年遭遇的同学遭遇的家人……
半晌,她赶到了十里开外的家。她的家在村头,移开栏栅门,一切安静着,三天前那些喜庆的碎屑还在,倒是让她瞬间有了些些温暖,如那些还泛着红色的光泽照耀在她荒芜且静默的空阔心田。可能从独自走出婆家的大门她已把可能遇到的这个特别的回门景象想过了,既然这样,就过好作为一个女人属于自已一生可能只有一次的这个特别的日子吧!她总是这样善于宽慰自己,总能找到那个宽慰的理由。找到提前交代邻居放钥匙的地儿,拿出钥匙打开屋门,父母的遗像映入眼帘,她移步上前,目光在他们脸上来来回回掠过。“爹、娘俺回来了,今天是女儿回门的日子,一会儿啊,俺去把腌的肉煮了给您们吃,还有结婚时俺留在家里的苹果呢。”说着话,姑娘把早备好的香烛拿出插上点燃,丝丝轻烟便在冷冷清清的屋子飘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