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心看到一篇成人成长类文章里原生家庭的故事仿佛在写自己,它很喜欢,它就在想心里想,如果这篇文章是我写的就好了,而且我从小就有一个写作梦,那现在借这个机会我也想写作了。
于是它把想法传达给脑,希望它能写出一篇文章来,脑一听不乐意了,它比较分析了已有知识和素材,根本不足以写出一篇文章来啊,而且脑一旦启用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和很多时间,这样不划算,所以脑就罢工了。
但心也不爽了,它心想我为你输送营养血脉,你还敢不听我的,好,我断你生路,可是脑也是倔犟的很,宁死不从,心想这可不行,脑是我的唯一的执行部下,要是它没了,以后我还有更多喜欢想做的事指望谁呢,于是采取谈判协议:第一,要我写文章,可以,首先需要加倍给我输送能量,保我执行效率,然后心你也认真的面对面的跟我需交谈清楚具体该怎么做,比如通过读书,交流等活动,让我这里能有意识去接受关于写作的内容,有意识去保留一些模块记忆,这样我才可以完整输出文章。
第二,如果你不想太辛苦,你好于面子,不想低声下气有求于我,那我就尽我目前所能替你写个打油诗吧,以满足你自我实现的需求吧。
最后心选择了第一个方案,心全身心供给能力,脑全身心生产作品,完成了第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大大的提高了心的价值观,于是他和脑商量,提出想继续生产出很多的文章出来的愿望。
看在心这么真诚的份上,脑也愿意帮他,随着他们创造出来的文章越来越多,心知道这样迟早会把脑累坏的,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构建写作的思维模型,脑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在每次写文章后多一层反馈,完善写作模型,形成了一套新的队伍(写作侍卫队)—启动模式,这层模式是经由后天经验总结而来,一旦我们开始写作,就启用该模式,就不用兴师动众劳烦大脑了,大脑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执行更多的任务了。
从他们的交流中,我明白了,心是君王,脑是将军,思维模型是武将,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关键是恰如其分的发挥作用。
比如对于迷茫的人,没有方向的人,以心为向导和首领。
对于,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而不明确怎么做的人,选择以脑为基准。
对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的人,选择以思维导图为标准,最大的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就是能实现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