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

过年放鞭炮   ( 图片来自网络)

      马上又要过年了,这也是我在外地过的第十五个年了。

      回想起来,自从2001年一家人随父亲离开老家,先是附近一个市里的一个镇上他工作的地方过了两次年。后来父母受亲戚的邀请南下广东帮他打理餐厅,一晃又是六年在外过年。等我毕业后,买了房子安顿下来,在新居过年,才算真正意义上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然,过年的意义是不必太纠结于在那过,最重要的是家人团聚,开开心心过一个和祥团圆年。

       昨天在广播里,主持人说五岁的女儿问她什么是过年,是大吃大喝?是天天不上班?好像也不全是,她竟一时语塞,无从说起。换了我,对过年的理解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心开心聚在一起,亲戚间互相往来祝福,当然少不了年画、春联、除夕、烟花、红包等包含年的元素或习俗了。

       这样想来,还是觉得在老家那个小山村过年的年味最浓,直至今天咀嚼起来,仍是津津有味,余味无穷。

      那还是九十年代吧,当时家里的物质条件尚不宽裕,为了支撑一家人的支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仅逢农忙时节和春节才会回家。母亲在家务农及操持着我们姐弟三个的生活。快过年了,村里在外打工的男主人三三两两、风尘仆仆地从深圳、东莞、韶关等地提着大包小包地回家了,村子里也一改往日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在家较为寂静的状况,格外热闹起来。因为父母从外地回来,往往会给小孩们捎点零食,所以孩子们也格外开心。春运期间坐车之辛苦我也是若干年读大学后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也充分理解外地打工的游子不管历经多少艰难哪怕车厢仅有一立足之地都要挤着火车赶回家过年,回了家团聚了才谓之过年,否则年味必将逊色不少。一般过小年(农历二十四)前几天的样子,父亲就背着包回家了。父亲生性节俭,不怎么跟我们买东西,不过他要是从广东的舅舅那边回来,舅舅就会让父亲捎来很多这边少见的糖果饼干甚至巧克力之类的东西,让我们大饱口福。当然父亲回家,母亲很体谅父亲在外工作之辛苦伙食就更一般了,都会准备些好菜,让父亲改善下生活,我们小孩子也沾光了。

       当然作为小孩最盼着过年的,除了有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外,主要还是父母们开始准备年货了,可以吃很多零食。年货一般有自制的,还有一些要去集市上买。家里养猪养鱼养鸡的都开始杀猪捞鱼宰鸡了,我家大概在我八九岁时由于母亲身体原因就没养猪了,所以猪肉一般就在集市买或者跟村里卖肉的屠户说一声就留着肉了,往往会买上十余斤五花肉,烧一锅很大的热油,往大块的肉上抹酱油或豆油,然后整块在锅里煎,有了轻微的焦黄后捞出,再切成小方块的红烧肉,过年时和煎豆腐、干茄子再佐以豆鼓一起蒸食,蒸得酥软冒油很是诱人,基本要吃到元宵之后。另外还做粉蒸肉、炸猪油,猪脂肪炸完猪油的渣十分脆和香。那时候谁家有杀猪就觉得特别幸福,有新鲜的猪血、猪腰、猪肠等很多猪杂,加点辣椒一炒,香气格外诱人,是下酒的好菜。家门前就有个水库,年前都会捞鱼,往往就会买一些草鱼或鳙鱼,做成煎鱼块屯着,过年前一两天再买点新鲜鱼除夕吃。我家周围都是山和田地,很适合养鸡,家里就养了十多只鸡,过年的时候往往要杀上四五只的,这也是农家的主食之一,是真正放养的土鸡,不过那时候经常吃,也没觉得有啥特别,来了城市生活久了才吃土鸡之珍贵和鲜美了。

       除了准备肉食外,还有自做豆腐、米花糖、糍粑等。做豆腐的时候,要花上整整一天时间,提前泡发黄豆,然后推着石磨磨豆子,再过滤,去渣后的豆浆烧开,洒上灼烧研磨的石膏粉,豆浆则会凝结,做成水豆腐,然后切块油煎后洒上盐做成煎豆腐,一般做很多,也可以吃到元宵节后。新鲜的水豆腐红烧后加剁辣椒和肉沫味道鲜美。豆腐渣也可煮来做菜。做米花糖先要先准备好红薯糖,把那种煮后柔软多水的红薯削皮后去煮烂,去渣后的红薯糖水接着用柴火熬煮,直到水分挥发得差不多,变得粘稠,冷却后用筷子一挑可以拉出长长的丝,入口慢慢融化,绵长的红薯香甜经久不散,我们常禁不住拿根筷子去偷吃,插到盛红薯糖的缸里然后拉出来,筷子上就包着一圈粘稠的糖浆。还要准备好爆米花,往往12月村里就有专门打爆米花的过来,把大米和白糖放进黑葫芦状圆鼓鼓的机器里,然后横着架在火上烤,边烤那葫芦还边转动,以均匀受热,差不多时候了,就拿个扳手状的东西一掰阀门放气,只听到嘭的一声,接在葫芦后面长长的麻袋里就有一堆热乎乎的爆米花了,在我们看来真是神奇。爆米花和加热的红薯糖浆搅拌在一起,然后趁热倒进做砖块的方槽里,用做辣椒粉的木锤压实后,等冷却成型再切成一片片就成了好吃的爆米花糖了。这是个力气活,每次做爆米花父亲还没回家都会叫大舅过来帮忙。那时候家里要用一个一米多高的陶瓷盛油罐装一罐,自己吃以及送给亲戚。做糍粑或丸子也是节前必备的食品,一般都是用糯米或高粱做,丸子还要煎一下,留着年初一上午做早饭吃,因为上午要吃素的。把红薯切成丝,然后和米浆一起煎,就是油煎红薯粑,煎熟的红薯条吃起来松软,闻起来很香,十分可口。糍粑就像广东的年糕,可以蒸着吃或煮着吃。还要油炸一些红薯皮、米皮等食品,五颜六色的,嚼起来脆脆的,发出喳喳的响声。

       买的食品主要就是花生、瓜子、糖果、饼干以及干货等,因为元宵节前一般都不怎么去集市的,所以年前那一阵子集市的人非常多,货品也非常丰富。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个放七八种零食的圆盘,供别人来家里拜年的时候吃,一般一边闲聊,一边喝点姜糖水,吃点零食,消耗最大的当属炒葵花仔和炒花生了,所以这两样家里都要采购很多,达十余斤,有备无患。其他还要计划好去亲戚家拜年的礼品,需要准备那些,都提前到集市上买好,一般不外乎糖、饼干和保健品了,比如那时候比较火爆的太阳神等。

       准备年货的同时,迎接春节还有个最大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这时候母亲会把那些平常打理得少的衣柜,碗柜,储物柜,桌子、凳子等等都里里外外擦洗一遍,被子衣服之类的天气好的话都要洗洗晾晒一下。连那些天花板或者衣柜碗柜顶上也要扎一个很长的扫把扫除尘埃。尤其是锅碗盆那些厨房用具,都要用稻谷打出米后的谷壳擦,把表面黑色的污垢擦掉后都像新的一样发出闪亮的光泽。年底经常很冷多雨,不过这也中断不了打扫卫生的节奏。除了家里收拾一新,屋前屋后也要大扫除一番,扫除落叶石块,锄掉冬天枯萎的杂草,尤其是通往村里和水井的小路也拾掇一番,敞亮不少。打扫卫生时,母亲是主力,我们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都准备好了,就等过年了,过小年(年二十四)就基本进入了过年的序幕了。一般没什么特别的事,外出的人都尽量赶在小年前回家,小年这天家人先团聚下,做一桌好菜庆祝一下。小年过了,新年的脚步就越来越来越近了。一般就张罗着准备自做的年货和过年的食物,以及搞卫生了。按照习俗,年前我们还要去外公家送节,一般是提一块两三斤的五花肉,再拿点自做的年货,走四五里路大概一个半小时吧,送到大舅家,然后吃个午饭当天回来,大舅家会给我们捎些他们自做的年货或自家鱼池的鱼,以及表姐们打工带回家的零食。那时候大舅家好几个表哥表姐都在广东打工,常会带回一些好吃的,还有他们给外公买的东西,外公也会留些给我们吃。

       到了年三十,该买的都买了,基本就不出门了,就在家收拾收拾,准备下年初一的食物,另外还有就是储备点蔬菜,一般开年几天是不出门弄菜的,所以得在菜园里采摘些白菜、萝卜、大蒜、菠菜、芥菜等时令菜,洗干净晾好。接着就是写对联和贴对联,有些人买对联,我家一直都是自己买红纸裁了做对联,一般都是父亲来写,等我读高中时差不多就我来写对联了。对着对联书,折好纸,洋洋洒洒写一通,还有模有样的,家里好几个门都要贴,盛稻谷的木缸上贴五谷丰登,要升学了则在房间门上贴步步高升,家有小童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等等。春节拜年时来的邻居客人有时会夸耀下,会很有满足感。

      年三十晚上的除夕夜,一家人要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虽然一家五口人,两大三小,母亲还是会张罗一桌菜,猪肉鱼肉鸡肉是必不可少的。母亲常有句话,过节嘛,得应到节,意思得有点过节的样子,不能太随便,即使没吃完也要张罗七八个菜摆一桌,既显得隆重,也凸显这天的与众不同。当然吃年饭前,要先祭拜祖先和灶神,通常会摆那种大块的红烧肉以及其他一两个荤菜,再点上香,倒三杯酒。

       饭后保留节目就是看春晚了,那时在农村除了看电视基本也没其他可做的,还真忘了更早没有电视的时候都在干什么了。当然除夕夜看春晚,都是十分喜庆的节目,在那安静的没什么其他娱乐节目的小山村还是很能烘托浓浓的节日气息,尤其期盼着看赵本山的小品,我们一家基本都看到11点多,然后父亲会打一小串鞭炮,意喻封财门,集聚财运,然后关上门准备睡觉。母亲会让我们把新衣服新裤子新鞋都放在床头准备好,红包也会先准备好,还说赶紧睡觉去挖金银财产,俗称“挖觉”。然后大家就钻进被窝,慢慢进入梦乡。

       大年初一,早上天还没亮,一般六七点,就噼噼啪啪响起鞭炮声了,开始是零星的,三两处,四五处,后来响声越来越大,连绵不断直震耳膜。讲究的会在年三十查查历书看当年那个时辰开始打鞭炮吉利,然后准时起来。父亲不太讲究这些,看响声大了就爬起床,洗漱后,往神龛上点上香,然后就开始打卷成圆盘一样的长长一串鞭炮,先打开大门从大门口打起,然后一手拿圆盘,一手甩着已点燃的鞭炮,绕到其他房间,一间间都响起鞭炮声,留下满地的鞭炮碎屑,我们也醒来了,迅速穿上新衣服裤子鞋,看到父母及家人互道一声春节祝福,父母就会把准备好的红包给我们,当然一般我们都没怎么用钱节后会交给母亲,用于我们上学等支出了。接着刷牙洗脸,年初一用水都要接着,不能流失,因水即是财,得聚财。也不能扫地的,可能怕惊动财神。然后母亲就会在中房靠床的、已烧了一宿的煤炉灶上摆上四方桌,端上盛有七八种食品的托盘,烧一壶姜糖水,每人倒上一杯,然后开始边烤火边吃东西边聊聊。约十多分钟后,就由父亲带队带着我们姐弟三去村里从伯伯家开始拜年,然后叔叔家,再就是其他村人邻居,每家互相祝福下,互道发财,喝杯姜糖水吃点东西,东拉西扯下,坐几分钟。但邻居之间都没有给红包的习俗,只有家里的舅舅姑姑等外地亲戚相互会给对方小孩红包,去邻居家拜年一般会给一根烟给男士,给小孩则是短短的一截鞭炮。母亲则呆在家,招待来我家拜年的邻居。过年是禁止说不好的话,如果小孩无意中说了,人会“呸呸呸”地念叨一番,另外也不尽量不要打碎东西,打碎东西就要说“碎碎平安”。

       每家坐坐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吧,然后打道回府,在家里和来访的邻居聊聊,差不多九十点就吃早饭了,一般都是全素,算吃斋吧。吃完就没啥事了,又还早,有时候就会邀邻居或去邻居家打打扑克,由于起得早也吃得早,会觉得这天到吃晚饭特别的长,当然吃了很多零食也不饿的。小孩们主要就是放鞭炮了,我们会去鞭炮碎屑里检未打响或炸飞的那些还带着引线的鞭炮,点根香或烟就可以了,烧一下引线,马上甩出去,只听到啪的一声就爆了。下雪的时候,把鞭炮插到雪里马上点燃,随着一声响就可以炸开很大一个窟窿。或者在小店或集市上买鱼雷炮,鱼雷状,黑色塑料外壳,点燃引线后,丢到水里,很快随着嘭的一声升腾起一米多高的水柱。

       老家有俗话:“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随便行”。年初二,一般就去外公舅舅那边拜年了。如果是开年第一次外出又叫出行,就是第一次跨出村子外出拜年,讲究的还要选定出发时间和方向。我们很喜欢去大舅外公家,大舅和大舅妈都很和善,待我们很好,大舅家有五六个表姐妹,有三个和我们差不多大,也是大村庄,前后很多院子,人多很热闹,很好玩,同时零食也很多,可以放开吃,由于初三要去姑姑家拜年,一般当天下午就会回家,否则就住上一晚。还有个舅外公也在同村,就会一起拜下年。

      年初三或初四,就和伯伯叔叔家约着一起去附近村庄的大姑妈家拜年,大概走半个小时就可到,也是吃完午饭回来,记得每次去大姑家。都会留着鸡腿给我们这些小辈们吃。去亲戚家拜年,都会把鸡腿留给小孩或老人吃的。当然春节吃了很多零食,另外也吃了很多肉,有时候对吃鸡腿这些肉食还真没啥胃口,不过亲戚给了硬着头皮也得吃了。

       接下来,就是一起去远一点的小姑妈家那边拜年了,有时候会等小姑父带着三个表姐一个表弟来我们家拜年了再和他们一起去,或者从大姑妈那和大姑父他们一起绕路去,一行人大大小小十来个,走差不多两小时才能到。往往也要在小姑妈家住上一晚才回。可惜的是,我小学毕业那年,小姑妈因病去世,随后小姑父带着一家迁到上班的城市定居去了,以后就只是他们下乡给我们拜年了。我和姐姐弟弟与姑父家的一表姐一表弟年龄也差不多大,妈妈待人热情,家里房间也很多,宽敞,所以他们来拜年都喜欢在我家住,可以好好玩。

      我家亲戚不算多,父亲那边三兄弟两姐妹,母亲就三姊妹,小舅还在外地定居,差不多到初六就基本拜完年了,由于那时春节多寒冷,接下来就多数呆在家里,前几年没通电的时候也没多少书看,还真不知怎么就过来了,后来家里把大舅家因买彩电而置换的黑白电视搬过来看,就看看电视,本县电视收不到却能收到临县电视台,很多时候都是放电视连续剧,一集一集地追着看。

      元宵节过后几天,父亲又要启程南下了,母亲也要开始张罗一年的春播了,我们也快开学了,新的一年新的生活算是真正开启了。

      以前是父母亲张罗着过年,我们盼着过年,穿新的吃香的,也看着屋里屋外格外明亮洁净一新,不知不觉就会沉浸在过年的韵味中,感受着过年给我们带来的满足。后来也在不同的人家里去过年或拜年,如果家里比较重视传统习俗,生活热情高,会注重营造一种氛围让小辈们感受过年这一中华民族独有的也是最重要的习俗。相反,如果父母都不重视,或比较随意,的确没什么过年的感觉了。那种大家族的,亲戚间来往比较密切的,一到过年大人之间闲聊交流,同龄的小孩一起玩耍也乐在其中,过年的气氛又会更加浓厚。记得我小时过年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和舅舅家或姑妈一家聚在一起,或去他们家或来我家都要玩上一两天。而那些亲戚间关系较疏,仅仅礼节性地走访下甚至不来往,或亲戚很少的,则就少了一大乐趣。

       如今自己也为人父了,还是想把过年这一习俗继承下去,让自己的孩子多多感受年的味道。所以每逢年底,就喜欢带孩子去逛逛花市,贴对联,贴年画福字贴,放点喜庆歌等。当然,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尤其在城市,亲戚又少了,过年的确与平时差别不会太大,年味淡了已是共识,也是大势所趋。不过还是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争取多营造些过年的气氛,在孩子心中播下过年的种子,脑海中留下过年的美好记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859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772评论 2 37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956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729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611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441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850评论 3 38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485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770评论 1 29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803评论 2 31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98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434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856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6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65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852评论 2 34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065评论 2 33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到了小年了,又要迎来农历新年。坐在电脑前,脑子里浮现的是记忆中浓浓的年味。 少时,家在小...
    麦大婶阅读 444评论 0 0
  • 又要过年了,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现在的生活好了,让人已经渐渐感觉不到年味的气息了。 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就渐渐...
    天蝎座的女人阅读 638评论 12 5
  • 又一年的新年过去了,又开始上班了。回首新春长假,过年仿佛只剩下了一个名词,一个日历上的一段日子,告诉你猴年已经结束...
    艾冰台阅读 353评论 1 2
  • 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那么我先来讲一个似故事非故事的故事吧。 关于过年的。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 ,奶奶不知道从哪弄...
    陈落雪阅读 357评论 2 2
  • 一、态度 二、习惯 三、决心 你的态度总是满不在乎,永远没有端正。总是遇到喜欢的事物,仍是抱着一种试试的心态去做,...
    i老七_阅读 1,54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