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回国以来,每天都浸在法语里,一直没走出上海。大概是生活太过没有信仰,也是有求于寄托,在生日后家人决定再去次普陀山敬上几支香。
从小跟着家里人去过多次寺庙,所以并不稀奇众生旺香火的样子,今次亦没有什么例外的遐想。只略略在去程中听爸爸说到会住在禅院之中,也不知究竟有何不同。于是就这么如同往年一般开过跨海大桥坐船去到普陀山,因是周五人倒算不上多,已是十分满意。
到了码头,依旧是熟悉的样子。上一次来到这里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吧——那时候是来还愿的,爸爸在我高考前曾来到普济寺许愿,而我倒也是很幸运地考上第一志愿,于是高考结束就来到这儿还愿。想想竟然已经四年了呢,这四年发生了那么多事去了那么多地方,真是很美好的回忆。若是有时间多希望自己能一一记下来,当然这都是愿景而已,希望能有些动力吧。
上了岛,按照的地图所说大约700米的距离便是此行的住宿地了,福泉禅林。这七百米的距离直接让我们走进了一片民居。数十栋老式住宅小楼被改造成海鲜店和民宿,人声鼎沸硬生生没看出什么禅意。
忽而跟着地图上的一个急转弯,上了一个急坡。迈腿数步,豁然开朗。
由侧门踱步进院,天色明亮,一院子的宁静。偶尔见到的小和尚面色也是极淡。院内养了只名为小白的狗,小的很,摇着尾巴一颠一颠地冲着人绕圈,也不叫唤,温柔的很。和监院师父见了面便入住房间,房间是新装了修的,并不如我所想的僧房一般。
到时已是四点有余,略微等了些时间食堂便开饭了。
食堂是个长方形屋子,并不算大,比平常的高中教室还略小一些。中间横着摆了个长桌,两边各排了三排供人坐下的横桌长椅,两边僧人相对而坐。
禅院中的伙食美味得惊人,下附三餐菜谱:
晚餐:笋、花菜、腌豆角、冬瓜、咸菜粉丝、芋头、辣椒、海鲜菇
中餐:生姜、辣椒、香菇、青菜、豆芽、笋、山药、豆腐
早餐小菜:榨菜、萝卜干、生姜、雪菜、毛豆
看起来都不起眼的很,然而入口瞬间即可感受到鲜得逼人。豆芽有爆姜葱味,冬瓜有开洋汤味,菇有鲍鱼口感。我本身是个对食物无欲无求的人,一般吃不完半小碗米饭,但不知是心中戒尺声作或是怎么,竟把手抖盛多了的一大碗米饭吃得精光。
吃得撑了,趁着太阳还未落下,出了寺院逛逛人间。
人间嘈杂。但到处都透露着小地方的作风,总觉得穿越百年即可看见炊烟袅袅、鱼市叫卖,很有意思地觉得这反差大得有趣。
走得累了回了寺院里,洗洗漱漱过不多久便是八时关院门打更的时候了。邦邦邦几声,随着夜深奏出一派静肃。第二日一早五点半是早课时间,我们一家人打算一早就去清净清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