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简书发起了一个话题“书非借不能读也”,评论多达968条,热闹非凡,我也来凑个热闹。
“书非借不能读也”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文章《黄生借书说》。
袁枚在文中吐槽了那些只藏书不读书的人,富人们藏书汗牛充栋,然而真正读书的有几个?就像很多人,书架上满满的都是书,其实都没有拆封。
书非借不能读也,不只读书如此,天下的事物都是如此。不是自己的东西,从别人那里勉强借来,担心催着要还,倍感珍惜,不断抚摸玩赏。一旦自己拥有了,反而束之高阁,想着等有时间再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2
最近在做人生复盘,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涯,倒有几分像袁枚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
小时候,家里没有一本藏书,那些童话故事书,都是从同学中借阅看完的。每次借到书,都会兴奋地一口气读完。
大学时代,是图书馆的常客。四年时间,借阅的书应该有300多本。拍毕业照时,特地和舍友去图书馆拍了一组照片留念。
学生时代,借书阅读是被动的,因为没有那么多零花钱来买书。
工作之后,有了积蓄可以自由买书。一开始确实买了不少书。家里的书架,很快就放满了书,小卧室里还有满满几箱子的书。
发现买回来很多书,都没有拆封,看书的速度完全赶不上买书的速度。
今年年初,经常去浦东图书馆,又开始借书。自己买的书放了很久都没看完,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很快就能看完。借来的书要还回去,因此阅读的时候特别用心,一边读一边做笔记,读完还会写一篇读后感。每读完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03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钱已经不是买书的阻碍因素了,为什么我还选择借书呢?
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通过借书来筛选书籍。
现在基本不去书店买书,都是在亚马逊购买纸质书或电子书。购买时,很少试读,看完书名就下单了,因此常常买到不喜欢的书。
有些人,不喜欢的书,就将其打入冷宫,束之高阁,再也不去翻阅。久而久之,囤了不少永远不会看的书。
有些人,买了书之后,含着泪也要读完,觉得不读完就是浪费。对有些书,读完更是一种浪费,除了浪费金钱,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借书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喜欢,直接还回去就可以了。
现在买书,只会购买那些读过一遍,还想再读第二遍的书。
第二,借书方便主题阅读。
要快速了解一个领域,或者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就需要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时,会在图书馆借阅十几本相关的书籍,用快速阅读的方式,了解这个领域的概况,然后选出几本精读的书。主题阅读时,大部分书只是了解部分内容,不需要每本都购买,只需买一两本重点书籍即可。
04
除了去图书馆借书,我也订阅了KU电子书包月,类似于图书馆的“借书卡”,一次可以免费借阅10本电子书。
电子化时代,用KU比图书馆借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借书。在图书馆借书挺耗时的,需要先搜索书名,记下书号,再去书架寻找,有时还会找不到。而且,去图书馆也不太方便,只有周末才去。而KU借书,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借阅。
当然,最重要的是做笔记方便。图书馆借来的纸质书,摘录书中内容,需要手动打字。从KU借阅,用Kindle阅读做笔记,可以把笔记导出,省下不少时间。
订阅KU,我比较关心图书质量。浏览了一下KU的图书目录,其中不乏经典书籍,如《瓦尔登湖》,《沉思录》等;也不乏畅销书,如《嫌疑人X的献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还有优质的进口书,如哈利波特系列等。基本上,我想看的书,KU书库里都有。
靠着从图书馆和KU借书,今年的阅读量有质的飞跃,每月基本可以阅读10本书。最近在看的一些书:《瓦尔登湖》、《写出我心》、《学习之道》、《好好学习》等。
其实,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是买来的书,还是借来的书,都能读得津津有味。
对于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会找出各种借口来逃避读书,房间太冷,板凳太硬,光线太强,环境太吵,只有自己买的书读起来才爽等等。
买书,或借书,只不过是获得书的手段罢了。我每月会去图书馆借书,也有订阅KU电子书,同时,也会买书,充分发挥每一种渠道的优势。
阅读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我们需要吃饭喝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