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一个问题,问的是为什么文学是人生遗憾之学,当时做过思考,但问题随即搁浅,没什么答案。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问我,你现在能想到的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时我愣住了,搜肠刮肚想了一会儿,觉得很多事情可以列举,但又不觉得那些事情算得上快乐。
然后他问我,那最让你觉得难过的事情呢?我想了片刻,就说了出来那段时间里最让我觉得痛苦的经历。
原来,痛苦远比快乐来得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喜悦于心的作品难成经典,痛苦之作往往更值得琢磨。你错过了失去了成了遗憾,所以你记住了;你期待着幻想着有了愿望,所以你发泄着。
冰心一生都活在爱里没有经过大的磨难,所以她的文字里流淌的是爱与童真,吐露的是自然。张爱玲一生都在体会着“苍凉”二字,所以她的笔下注定是一个灰暗的世界,因为经历太过坎坷,所以更把世事看穿红尘看破。
不能说孰高孰低但是能够洞察的深度却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周杰伦的歌听着都是初恋的味道,眼里有粉红,心里有酸甜,而陈奕迅的歌里却有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和所有刺激剩下的痛再无动于衷。这就是一个人18岁与28岁的区别,十年里就能完成一次彻底的蜕变。
少年时的心事,不用言说便是最美的情诗,可十年之后,心事就像变幻着的云和断了线的睡眠。你总是有所期待的,想要得到或者是去追逐,可是在你无限接近它的时候,它也就成了永远禁止的荆棘鸟。
所以为什么文学是遗憾之学?因为有悔,所以茶花女的死更是悲剧;因为得不到,所以荆棘鸟永远寻找自己的荆棘丛;也因为现实太残酷,所以人们才想要梁祝化蝶;因为人性太黑暗,所以《聊斋》里人鬼也能相恋。
遗憾在笔下升华成痛的诗,心愿在纸上被勾勒成理想国。就连童话也不例外,也是向孩童们描摹一个无恶无痛的世界,好人有好报,坏人被惩罚,这是人类最朴实的愿望。
这也在向世人宣告着一个最大的遗憾:我们的世界就是有善有恶,你期待的世界和平还太遥远,你梦想的路不拾遗难以实现。这就好比为什么你的痛苦往往要来得更深刻。
你在绝境里,你在被逼迫,你时刻在痛苦的煎熬里浮沉然后一遍遍反思,但是快乐时候的你就如同吸食了鸦片。愉悦是生活,痛苦是经历。我希望我可以有所经历,但我更想要拥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