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是用语言来虚构某些不存在的事物。说谎是为了欺骗,说谎又区别于欺骗,说谎是基于语言的能力,欺骗可能用到声调、表情及各种道具。
说谎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如果说者认为自己所说的基于事实,就不能认为说者说谎;如果说者申明所说的基于虚构,也不能认为说者说谎,这方面如虚构类小说、电影、戏剧等。
同其他人类行为类似,说谎可追溯到人的动物本性。在远古时代,欺骗是动物存活下去的必要手段。如变色龙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皮肤的颜色;为了更好地捕食,豹子选择与自己肤色接近的岩石、草丛隐藏;吃绿叶的蚱蜢几乎可以使身体的颜色近似于绿叶……
对于身心未发育完全的幼儿,出于逃避惩罚的自我保护,会本能地说谎。
环境的影响会让人不自觉的说谎。典型的例子是斯德哥尔摩银行劫案:被绑架者产生对绑匪的情感认同,不仅在法庭上拒绝指控绑匪,反而对绑匪施以法律援助,其中一位被绑架的女士爱上绑架她的绑匪,与之订婚。
《说谎心理学》改变了我对说谎和欺骗的表面认知,在理性上,一度认为说谎和欺骗都是不好的行为,也一度反感他人对自己说谎。
在深层的认知里,我们都有说谎的习惯,甚至认为一切不为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说谎都无伤大雅。反之,“为了他人好”的说谎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安慰剂效应。
面对本能的强大、理智普遍弱小、情感左右协调的人体,说谎有其自身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