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不定的沙丘、旷远无垠的戈壁、姿态各异的胡杨林……仿佛在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阿拉善的悠远与沧桑。
这里曾经有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曾有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每个来过这里的人,都开始对这片苍天圣地心生敬慕之情,崇拜之意,无有绝期。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面积27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巴丹吉林沙漠、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胡杨林、大漠中的香格里拉月亮湖等,这些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建设初期,这些宝贵的资源并未被人重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全国旅游迅速升温,盟委、行署逐渐开始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自第一次全盟旅游工作座谈会重点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全盟支柱产业的重大产业以来,阿拉善旅游业迈入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阿拉善按照“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立足丰富而稀缺的旅游资源,以“大沙漠”“大胡杨”“大航天”“大居延”“大民俗”为支撑,建设五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体系,培育特色旅游功能区,通过产业融合,旅游业渗透到经济各行各业,推进全盟旅游深度发展。
国务院《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颁布,乡村旅游又一次展现无限前景。文件中指出,将加大乡村旅游政府投入,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抢抓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利好政策,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内外投资商参与我省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保护、项目开发,集中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增强乡村旅游发展能力。
要守住绿水青山、留住乡愁村韵、强化产业支撑,特别要把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建设一批体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的亮丽小镇,打造一批生产效益好、生活品质高、生态环境优的美丽乡村。这一年,阿拉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全域旅游战略中,积极推进“旅游+乡村”现代化融合发展,加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与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发展旅游专业村、专业合作社,投入大量资金资源,鼓励有潜力的企业带头推动阿拉善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当地贫困农户发掘致富之道。目前,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阿拉善盟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带头示范等党建富民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241家,打造美丽乡村示范10个、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点16个、旅游专业村6个,全盟2700多户5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步脱贫。
致力于阿拉善乡村旅游建设,中沙基业也在行动。中沙基业——一家专业治理荒漠化的机构,将在阿拉善百亩荒地上发起“沙之源荒漠治理生态大农业”项目。在沙漠中大规模分阶段地种植以梭梭树等为主的优质沙生经济植物,在治理荒漠的过程中,向沙漠要收益,形成荒漠绿色生态模式的全产业链,为当地农牧民创造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基础,为荒漠化治理贡献力量!除此之外,更将依托当地沙产业优势,形成企业集生态业+种植业+加工业+旅游业等一系列产业矩阵。值得一提的是,中沙基业将在后期规划中兴建蒙族医药文化小镇,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的同时,完成自身肩负重任。
穿越浩瀚历史的阿拉善,曾经承载了无数豪情与悲怆,也幻化了众多神奇与梦幻。如今在这里,阿拉善将继续创造奇迹,成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