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牙刷、毛巾都会2、3个月换一次,但对于筷子,已用3、4年的家庭很多。大多数人还没有定期换筷子的意识。对待筷子,我们觉得拿洗洁精洗过之后就干净了。但超期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该物质已经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为了避免肝癌,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筷子呢?
1.彻底清洗
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沾染病毒、细菌以及某些化学物质。新买的筷子可以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第二次再用洗洁精来洗,最后放到锅里,用沸水煮半小时。
2.晾干再储藏
据悉,目前家中使用的筷子均以竹子或木质为主,极少数是金属等材料。但这两种材料的使用相对特别,大家却通常习惯将筷子清洗后,便放置在筷子筒或橱柜内。筷子在没有被完全晾晒时,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其发霉,从而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建议,每周将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时后,放置在空气中晾晒干燥再使用,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作用,且能有效、便捷地清除筷子内的霉菌。
3.不要猛搓
多数人洗筷子的方式很“豪放”:抓着一把筷子用洗洁精猛搓几下,然后用清水冲洗,事实上这样很容易使筷子尤其是没有保护层的“裸筷”变粗糙,产生许多细小的凹槽、裂纹,导致病微生物残留。切勿选择强酸强碱洗涤剂,以免残留的化学物对人体造成伤害。
4、筷子寿命3~6月
调查发现,普通筷子在使用到3~6个月内时间时,本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频率发生变深或变浅。此外,由于使用的频率导致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遭受磨损。只要筷子与购买时相比发生变化,特别是颜色,就需要立即更换。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而造成颜色变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过程中食物、洗涤剂及空气、餐柜内残留物附着而导致。细菌的长期堆积也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
5.彩色筷子有隐患
现在有一些色彩斑斓的筷子出现在消费者的视线里,专家建议消费者选择刷过一层清油(生漆)、表面看起来有一层光亮的筷子,因为生漆是有国家标准的。而“彩漆筷子”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与生漆不同,色彩艳丽的“彩漆筷子”所涂的涂料是没有国家标准来规范的,如果使用不当,彩漆脱落,或者在高温下分解,诸如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苯等致癌物质就可能进入消费者口中,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很多疾病都是从口中进入的,而筷子是最直接进入我们口腔的东西。因筷子而引发肝癌的隐患是可以通过平时的小事进行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