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泳那么久,总是在浅水区,今天在儿子的再三鼓励下去深水区试了试水。深水区都是2米深,进去游了一会儿,还是本能地恐惧。刚开始游,就想靠边,总想抓住旁边的救命绳。当我试着踩到池底,妈呀, 好深啊!惊慌之余,忘了怎么游,手乱划,被旁边的保安拉上来了。可是,回头想想,一口水都没呛到啊,完全是自己吓自己。
2
经过这次短暂试水,嘉终于不再要求我去深水区了。我们在浅水区愉快地游了会儿。我暗想,一定要真游会。从哪里切入呢?还是换气。换气没换好,就不算真会。于是,我试着数自己在水面换气的次数,看游一程大约换气多少次是极限。第一程,换了20次气,在前10次的时候完全没感觉到累,到第15次时感觉有些吃力。继续训练,第二程,换了25次,有进步。就这样慢慢尝试,忽然之间,我发现了自己换气的一个小问题,头露出水面时没有深吸气,只是露出了头部而已。找到症结后,我开始训练自己,当头露出水面时深吸一口气,头入水时再吐出来,这样一吸一呼之间,就不会像之前那样,仅靠憋着的一口长气游啊游,总游不了多远就感觉累。就像突然间的开悟,那种欣喜瞬间从心底冒出。
3
很多窍门都是在一瞬间感觉到的。就像开车,7年前,我开车不敢上路,只敢在小区里转悠。总是突破不了。特别是每次开车,嘉爸总在旁边不停数落我,说这里没操作好,那里错误。直到有一天,下班后,我壮着胆子一个人把车开到青山区,当时操作手动挡对上坡起步总不熟,老是熄火。特别是在拥挤的武昌火车站门口的那条路,简直是亦步亦趋,要保证慢又要保证不熄火,就那一小段路,我开出一身冷汗。但是,我还是顺利开到目的地。自此以后,我就可以一个人开着车到处跑了。半个月后,我就一个人开车上高速,回老家。5年前,我一个人开着车跑过几次浙江。印象最深刻的是,2013年的4月,一个傍晚,得知父亲突发疾病,我一个人冒着黑夜开着车去浙江义乌看望爸爸,出发时是5点半,到达时是12点半。一路上有高速,有省道,有村路。有一段路,迎面全是拉煤的大卡车,大灯晃得我睁不开眼,颤颤悠悠地开过去,靠车上的音乐壮胆,紧闭门窗大声歌唱。当我半夜三更出现在爸妈面前,我妈惊呼“天啊,你真是不要命了。”语气里有心疼,有嗔怪,也有安心。第二天,我冒着暴风雨又把车从浙江开到武汉,一路上我要经常停车,和妈一起,还有一个侄儿D恒照顾爸爸下车休息会儿再走。
4
经历了一些事,我发现自己每经历一些挫折就会成长一次。就像游泳,不到深水区,不吓吓自己,就不会有发誓要真正学会游泳的动力。就像开车,不一个人冒险上路,就永远是个只能躲在小区里转悠的胆小鬼。每次长大,都有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