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闸不知在哪,手机不好照明,同事找来了手电筒。
我边干活边对手电筒产生了兴趣……这是一支老式可装三节1号电池的普通手电筒,前面是圆平玻璃、里面有个小灯泡。从后面转开就可下、上电池。只是以前常用,现在不多见了。
以前经常停电,家里除备有蜡烛,就是手电筒了。停个把小时是正常,有时停好几个小时,甚至一夜的也有。停电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夏天,只能到外面乘凉或用扇子带来一点凉风消暑。
由手电筒,我想到了以前的火把。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办“火把节”。节目有斗牛、赛羊、歌舞表演、选美等,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
夏夜,曾和玩皮的小伙伴们将用过的扫帚头子点着火后,在野地里跑着玩。
黑夜里,举个火把走夜路,既能照明,又能防野兽。电影电视剧中也常看到,举着火把照明,到黑洞里探险……
由手电筒我想到古时的谏议大夫,多数忠正,耿直,时常向皇帝进谏。夏朝的关龙逄是第一位因谏言而死的忠臣,开了历史先河。他和比干为能续夏之国祚,直言进谏而死为后世所垂范。后世有名的当有三人:唐朝的那个魏征,多次在太宗面前直谏,以至死后,唐太宗为之哀伤。宋仁宗时的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可谓家喻户晓。明世宗时的海瑞,两袖清风。为进忠言,不惜罢官。如此种种,显现了谏官忠直不阿,难能可贵的牺牲精神。
平时,俗语也说:“人眼不藏私”“眼里揉不得沙子”等都是说能看到问题。但是要能说出来,指出来。就看接受者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运气好的能接受,像魏征。运气不好的就如关龙逄、比干等人了。
这里,我想到了国外有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扫烟囱的人。干完活的两人,一个脸上有灰,另一个是干净的。脸上有灰的人看见对方脸上是干净的,没洗脸就回家了。而脸上干净的那个人,看见对方脸上有灰,洗了脸才回家。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发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对自己的呢?古人就曾说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贵有自知之明。”
从手电筒那里,我看见了光。光能照见别人,也能照见自己。我们要像照镜子那样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点,去发挥自己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