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女依依现在两岁零三个月,这个春节是自她有些慢慢懂事情(会说、会走、会学、会想、会表达)以来和她相处得最久的一段时间。也就是通过这次的相处,让我自己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些东西。
依依是个充满爱、也乐于表达爱的孩子。只要在爷爷奶奶面前时她总会有事没事的常念喊着爷爷奶奶,而且嗲嗲的黏人样。她会在看电视时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她会在哥哥洗澡闹脾气哭时,跑过去哄着说“哥哥,别哭”,会在饭桌上主动给哥哥喂饭。她会在自己泡脚的时候突然对我说“姑姑,你好漂亮”,会在爬楼梯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回过头来冲我说一声“姑姑,goodnight”。
同时依依也会理直气壮地要爱和表达自己的需求。你会听到她说,我要吃这个菜,我要妈妈陪我看电视。走路累了主动要求爸爸背,哭了伤心了就要人哄。她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对他人的依赖和需要,所以看起来大家对她的爱好像也会多一点。她就像小太阳、小公主一样,充满爱、热情和快乐。
看到小依依的表现,让我想到武志红老师曾在他的书《巨婴国》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
我们喜欢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实际上,我们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容易认为,孩子3岁前怎么对待都可以,反正记不住。但其实是,孩子越小,越需要呵护和照顾,特别是前6个月,如果婴儿严重缺乏爱,那会导致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可以说,对于1岁前的小婴儿来说,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作为新的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母亲对孩子自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3岁前,父亲对孩子的直接影响比较小,他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太太。
根据武老师的理论,就会觉得小依依的表现是顺理成章的了。因为依依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爱、鼓励和陪伴。她每天都能接收到“依依,妈妈爱你”这样的讯息,也常常在每完成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之后,听到爸爸妈妈毫不吝啬对她的夸奖和鼓励,“我的依依是最棒的、依依给你点赞、依依自己做得可好了……”。也正是因为这些鼓励,她很乐意主动去学习,学看图、学认字、学溜冰等等。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心中有爱意和热情,他们带着欢喜去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带着自信和一点理直气壮劲去要帮助去要爱。但如果父母并不热情,对孩子所提出的要求,是在不乐意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那么孩子即便事实上被满足了,仍会觉得像是伤害了父母一样,于是产生愧疚,以后尽可能地不去给父母添麻烦。或者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带着威胁的口吻对孩子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那么孩子会产生恐惧,从此以后尽可能地不再提类似的要求,以免遭受不再被爱的结果。
我记得有个朋友曾跟我说,从小到大她都不太敢带同学或朋友到家里玩。因为曾经有一次,妈妈因为自己带同学来家里给她造成了麻烦而表现出不悦,让她感觉惹了妈妈不开心,从而对此事产生愧疚和恐惧。
一个人若在关系中经历过很深的失望,那么他知道,自己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欢迎的,会麻烦到别人。而为了不麻烦别人,真正良好的关系和链接就很难建立。即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麻烦别人,自己也会承担不少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觉得难为情或者欠了别人,从而自身也感到痛苦。试回想一下,我们很多人是不是都曾或多或少经受过这样的失望和痛苦。
这种感觉孤寂又辛酸。
中国式养育中,希望孩子懂事,希望孩子不要给大人添麻烦。可是,懂事、怕麻烦常来自失望,甚至绝望,而且总是与孤独为伴。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而又有活力的话,应该给孩子无穷尽的爱、鼓励和自由,充分展现他活力的一面,提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发出开心和不开心的声音。
同时,我们成人也一样。试着去鼓励身边的爱人,鼓励朋友,鼓励自己吧。因为这种爱和鼓励是可以流动的。
诗人鲁米说:伸开双臂,如果你还想被拥抱的话。
愿我们从此,活出爱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