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从古至今,我们看过了多少不把自己当回事的人最终都干成了大事……

远的不说,就说现在。

前不久,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同志因病逝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自发组织为袁爷爷送别。尤其在湖南长沙现场,大家都祝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爷爷发现并研究的“杂交水稻”家喻户晓,相信各位也不陌生。而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又知道他多少......

说他曾用尽全力研究杂交水稻,默默无闻奉献一生救了我们国人的命,让曾经一贫如洗的中国人吃上饱饭一点也不过分吧!然大家又有谁看到或见到他向谁提起过自己,向谁要求过什么,直至最后病逝大家自发组织去为他送别,难道这不是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最好展现吗?

还有《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不知大家可否还记得?

他自幼聪颖,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了举人。

当时的巡抚方升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多次想对他委以重任,都被他婉拒了。

因为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留在白鹿书院,“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白鹿原遭遇旱灾后,他出面主持赈灾,与灾民同饮同灶,一句“谁忍心从饥民口里叼食,谁还能算人吗?”引得众人感动不己。

晚年,朱先生无病而终。

虽然生前淡泊名利,自视平凡,但得知这个噩耗后,几十个大村小庄的乡亲们还是都自发来为他送行。

这不和现在的袁隆平爷爷一样吗?

烛光纸焰连成一片河溪,见证了这两场感人至深的送灵仪式。

在大家的心中,他们才是真正的一代鸿儒。

当一个人见过大世面,心有大格局,自然就会把自己看得很渺小。

因为他们明白,人生本就是福祸相倚,得失相伴。要想在世事起伏中保持内心从容,唯有先放低姿态。

正如书中有句话所说:

“凡遇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头了,后边就有祸事。

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自然跟着就来了。”

得意时不张扬,失意时才能不彷徨;处顺境时不失态,处逆境时才能不失志。

能俯身处世,方能挺身做人。

生而为人,都有各自的价值和意义,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要瞧不起谁。

正如老人们所说“人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后,能站起也能圪蹴得下,才活得坦然。”

人生到最后,拼的就是自我的修炼。

无论身处何种处境,都能泰然处之,踏实做事,低调为人,才是一种真本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