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在几个月前写过一篇关于无人货架的文章,当时是非常看好这种模式的。当然,在当时,无人货架也的确是如日中天,火的不要不要的,每个进入赛道的选手,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容融资超过了几个亿,甚至是几十个亿,但在距离无人货架几个巨头诞生还不到8个月的时间,却都先后爆出了问题。
先是猩便利在年初爆出全面收缩战线,在部分城市撤点,裁员,而就在前些天,另一位无人货架巨头每日优鲜,也被爆变相裁员,出一位接近便利购的人士称,今年2、3月份,便利购开始将大量员工合同转为“外包”形式,许多员工因不满而流失。
为什么一个被各方看好的新零售项目,在短短的不足8个月的时间便开始陨落呢?难道无人货架真的是伪需求,新零售项目也只是一个光环而已吗?
让我们来再次审视下无人货架这个项目:
无人货架项目为什么这么快会遇到问题?
被各方看好的无人货架项目,这么快遇到问题,实在是让人唏嘘,那为什么问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集中爆发呢?首先,无人货架项目是一个零售项目,虽然很多人喜欢给他披上一个新零售的外衣,但究其核心,还是零售,零售本来就是一个脏活累活,看看沃尔玛,家乐福这些零售巨头们,做了这么多年,利润率低到发指。同时,由于零售的复杂性,产品、物流供应链,市场推广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很多事情不是靠短期的吹气球能解决的。但现在的无人货架项目,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是一个互联网项目,玩的都是短平快,投资人希望马上做到头部,寻找下一个接盘者,创始人也希望尽快能够变现,大家只看到了速度和规模,完全忽视了零售的核心,因此,短期内虽然无人货架铺到了成千上万的写字楼和商业场所,但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管理无法匹配跟上,不是货架无货可卖,就是团队管理漏洞百出,最后问题不是出在市场上,全部都会出在了企业自身。
无人货架真的是伪需求?
到目前为止,本人还是非常看好无人货架项目的,虽然项目暂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遇到问题的都不是做零售的,或者不想踏踏实实做零售的。其实无人货架是一个非常好的零售项目,首先它解决了传统零售高昂的渠道费用,现在的店铺租金对于零售来说,就是一个噩梦,连很多沃尔玛和家乐福门店都撑不下去,更不要说一些普通的零售企业了。但无人货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店铺费用一说。其次,离消费者比较近,对于现在流量金贵的时代,每天面对如此众多的客户,离客户如此之近,简直让人垂涎啊。光这笔流量生意想象的空间都打的不得了。另外,无人货架的产品都是高频刚需的产品,本身做好运维管理,完全可以自身盈利,但如果只是把它看成一个短平快的项目,可能很多投资人要失望了,并不是每个项目都适合用钱砸的模式的。
无人货架项目下一步怎么办?
无人货架项目暂时遇到了问题,下一步是收缩战线?还是继续扩张?其实,都不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零售是一个大市场,无法像共享单车一样,出现一统江湖的局面,即使是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这样的巨头,在国内零售中的比例也仅仅是个位数的占比,因此,不能用互联网项目的思维来主导零售项目。看看顺丰的丰巢快递柜,现在不仅可以取放快递,还可以寄存物品,可以做广告,还可以销售产品。未来,每一个无人货架就是一个超级终端,有了这个和消费者如此之近的超级终端,完全可以做出一个迷你的7-11便利店模式来,靠不断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来覆盖成本,例如除了一般的食品,饮料之外,还可以切入早餐市场,甚至是午餐市场,下午茶市场,甚至是净菜市场,只要有终端,只要有消费者需求,想象的空间很大。但是,发展不要盲目贪大求全,现在一个区域进行深耕,做出口碑,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再开始大规模的扩张。
无人货架项目,当这些创始人想明白了,真正的能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去做,完全可以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