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芋湾
看完这本书,我想写书中的企鹅就像小朋友一样天真烂漫。
圣诞老人飞过南极时落下了一本小红书。企鹅们非常好奇,排了长长的队来看。有些企鹅还到处找是不是还有这样的东西出现。从没过去其他地方的企鹅看见书里的图案,学着用雪堆,它们觉得好美!
企鹅们学着书里的星星图案,摆出星星的形状,全是白色肚皮拼凑的“白色星星”或全是黑色背脊的“黑色星星”。终于,圣诞老人发现了他们,给每一只企鹅送上了一份圣诞礼物。
我想写,小朋友会对新奇的事情进行模仿,他们幼稚可爱、天真有趣,不为别的,只为当时他头脑里的想法而行动。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被送礼物。
当我看到本书最后一页童书编辑的推荐内容,深深叹了一口气。她写的——圣诞老人一年来一次,可是爸爸妈妈却需要在流水一样的平常日子里积极关注孩子的需求,用心领悟,及时回应——我没想到。
联系生活那许许多多的孩子的心愿“想要一只狗”“一对会转动的塑料眼睛”“和许多匹小马在森林里狂奔”……我没想到。
了解作者创作这本书的背景,我没想到。
呼吁所有父母让孩子的“心愿释放”,我没想到。
她写得两页那么长,我没做到。
于是,我想找一本“如何读懂一本绘本”这样的书,然而没搜到。
我又搜了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读懂一本绘本?
得到的答案是:
读懂一本绘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画面细节
整体感知画面风格
绘本的绘画风格多种多样,包括水彩、油画、拼贴、素描等。不同的风格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例如,水彩画风格的绘本可能会给人清新、柔和的感觉,像《猜猜我有多爱你》,其温馨的水彩画面,很好地配合了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浓浓的亲情表达。
观察画面的色彩运用。色彩是有情感暗示的,明亮的色彩如红色、黄色常常代表快乐、活力,而暗色如黑色、深蓝色可能暗示压抑或神秘。在《我爸爸》这本绘本中,画面大多使用明亮而温暖的色调,展现了爸爸在孩子心中强大而温暖的形象。
关注细节元素
仔细看画面中的人物表情、动作和服饰。这些细节能帮助我们理解角色的情绪和故事的发展。例如,在《大卫不可以》中,大卫各种调皮捣蛋的动作和妈妈生气、无奈的表情,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顽皮和妈妈的教育过程。
留意背景和场景中的小物件。它们可能是推动故事发展的线索,或者是对故事主题的暗示。比如在一些带有寻宝情节的绘本中,背景中的神秘符号或者隐藏的小物件就是解开宝藏秘密的关键。
二、理解文字内容
精读文字表述
注意文字的语气和节奏。有些绘本的文字富有韵律,像儿歌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有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强化记忆。例如《好饿的毛毛虫》,文字简单且有节奏感,随着毛毛虫每天吃不同的东西,文字的重复和递进让故事充满了趣味性。
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文字不仅仅是在叙述故事,还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文字里充满了孩子对爷爷的信任和崇拜,通过反复出现的“爷爷一定有办法”这句话,传递出爷孙之间深厚的情感。
结合图文关系
分析图文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延伸。在很多绘本中,文字和画面是相互配合的,文字讲述一部分内容,画面补充细节或者拓展情节。例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文字只是简单地描述母鸡散步的过程,而画面却展现了狐狸在母鸡身后一次次倒霉的遭遇,图文结合让故事妙趣横生。
也有一些绘本,文字和画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反差,这种反差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比如某些具有讽刺意味的绘本,文字表述很正面,但画面却暗示了一些负面的现象。
三、挖掘主题和寓意
思考故事主题
读完绘本后,思考故事主要是关于什么的。是关于友谊、成长、勇气,还是其他主题?例如《夏洛的网》主要是关于友谊的主题,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真挚的友情在拯救威尔伯生命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读懂一本绘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画面细节
整体感知画面风格
绘本的绘画风格多种多样,包括水彩、油画、拼贴、素描等。不同的风格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例如,水彩画风格的绘本可能会给人清新、柔和的感觉,像《猜猜我有多爱你》,其温馨的水彩画面,很好地配合了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浓浓的亲情表达。
观察画面的色彩运用。色彩是有情感暗示的,明亮的色彩如红色、黄色常常代表快乐、活力,而暗色如黑色、深蓝色可能暗示压抑或神秘。在《我爸爸》这本绘本中,画面大多使用明亮而温暖的色调,展现了爸爸在孩子心中强大而温暖的形象。
关注细节元素
仔细看画面中的人物表情、动作和服饰。这些细节能帮助我们理解角色的情绪和故事的发展。例如,在《大卫不可以》中,大卫各种调皮捣蛋的动作和妈妈生气、无奈的表情,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顽皮和妈妈的教育过程。
留意背景和场景中的小物件。它们可能是推动故事发展的线索,或者是对故事主题的暗示。比如在一些带有寻宝情节的绘本中,背景中的神秘符号或者隐藏的小物件就是解开宝藏秘密的关键。
二、理解文字内容
精读文字表述
注意文字的语气和节奏。有些绘本的文字富有韵律,像儿歌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有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强化记忆。例如《好饿的毛毛虫》,文字简单且有节奏感,随着毛毛虫每天吃不同的东西,文字的重复和递进让故事充满了趣味性。
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文字不仅仅是在叙述故事,还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文字里充满了孩子对爷爷的信任和崇拜,通过反复出现的“爷爷一定有办法”这句话,传递出爷孙之间深厚的情感。
结合图文关系
分析图文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延伸。在很多绘本中,文字和画面是相互配合的,文字讲述一部分内容,画面补充细节或者拓展情节。例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文字只是简单地描述母鸡散步的过程,而画面却展现了狐狸在母鸡身后一次次倒霉的遭遇,图文结合让故事妙趣横生。
也有一些绘本,文字和画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反差,这种反差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比如某些具有讽刺意味的绘本,文字表述很正面,但画面却暗示了一些负面的现象。
三、挖掘主题和寓意
思考故事主题
读完绘本后,思考故事主要是关于什么的。是关于友谊、成长、勇气,还是其他主题?例如《夏洛的网》主要是关于友谊的主题,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真挚的友情在拯救威尔伯生命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有些绘本可能有多个主题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仔细梳理。比如涉及到环保主题的绘本,可能同时还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命的循环等主题。
探寻寓意和教育价值
挖掘绘本想要传达的深层寓意。这对于儿童阅读来说尤为重要,很多绘本都蕴含着教育意义。例如《小黑鱼》寓意着团结的力量,小黑鱼带领一群小红鱼通过团结协作,成功躲避大鱼的追捕,这个故事可以启发孩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考虑绘本对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启示。同一本绘本,不同年龄段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幼儿来说,可能只是关注故事的趣味性和表面情节,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或者成年人,可能会从绘本中领悟到关于人生、社会等更深刻的道理。
看完上面的内容,我好像不需要叹气了。毕竟每个人感兴趣的地方不同。思考提问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收获更多,就像搜到了上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