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
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
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 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
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
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有66%的人常年在外,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 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上了大学以后,故乡只有秋冬,再无春夏。工作之后,故乡只剩春节。
我们天天手机不离手,微信里有大量的工作信息,也有与朋友、爱人聊天的记录,却基本无和父母聊天的记录。 “工作忙”成了对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 渐渐地,父母被放在了生活的最末位。 越走越远,和那个与我们最亲的人,也越离越远。
远嫁不如远游,千里归期遥遥。
因为不在一起生活,与父母之间的交集少了,话题就更少了。 表姐说,现在和父母打电话也不知道该聊什么,比起读书时,和父母的关系,好像有些慢慢地疏远了。 分明是世间最亲的人,依然因距离,留下了彼此都说不出口的遗憾。
网上有人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越长大,和父母的话题越来越少?
答案大致是: 小时候,陪伴我们最多的是父母,那时候,父母是我们的全世界,有什么困难、问题,我们总是第一时间找父母,而父母也会每天都关心着我们。 长大后,我们走出了那个象牙塔,不再天天陪在父母身边,有朋友、恋人,甚至有了新的家庭。 父母不再是我们的全部。
但对于父母而言,我们仍是他们的全部。 他们还是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每天想着都还是,我家孩子怎么样了。 无论我们走得再远,都还是他们心中那个放不下的牵挂。
父母一向是最爱我们的人,你年少时的无知叛逆,又或是在争吵的时候说出的伤人话语,他们都不会太过计较。 他们不求回报,只求你好。
有一个作家说: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 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这个人世间,常让我们觉得疲惫,可有父母在的地方,永远是温暖的。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正在消失的家》。短片中男主有好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 不是不想家,而是工作太忙了。为了货物能如期交付到客户手中,几乎是没有春节假期的。 在城市里,也有很多像男主这样,或许因为工作,又或许因为路途遥远而没能回家过年的人。无论走得再远,我们都会想念着远方的那个家。家里母亲做的饭菜,是外面多少外卖都比不上的味道,还有在昏黄的灯光下,和父亲坐着聊聊天,聊聊生活家庭,温暖备至。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故乡,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出处。 工作再忙,也别忘了多回家看看,山长水远,也别忘了回家过年。 就像短片里的故事那样,多为家人考虑,多关心家人。人生,唯有父母和前路不可负。 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末日”来相爱,珍惜当下,珍惜那些还能陪伴在身侧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