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的高度阐明了互联网时代下公司的生存法则,下面试图对每一章精华做概括。
01应对颠覆性创新的挑战
管理者缺乏一种思维习惯:像思考个人能力一样,思考组织的能力。
组织的能力体现在:1.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2.流程,指员工互动、合作、交流、做出决定,将资源转化为价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的模式;3.价值标准,一系列决定优先次序的准则。
组织能力会发生转移,最初往往集中在资源,尤其是人才。随着时间迁移,重心向流程和价值标准转移。最终将会演化为文化。
持续性创新VS颠覆性创新
“资源-流程-价值标准”的框架更有利于持续性创新的推动。因而小公司更能把握颠覆性创新。
培养应变的能力有三种方法:
1.内部新的组织结构
2.独立运营的衍生公司
3.通过并购获得能力
面临组织变革的管理者要判断自己是否具备成功所需的资源,还要问自己,组织是否具有在目前新形势下取得成功的流程和价值标准。
保证人才能在优秀的组织中工作,正是我们这一变革时代管理者的主要责任。
02基于数据分析力的竞争
要脱颖而出,答案是成为分析型竞争者。重视数据分析的竞争者会竭力从商业流程中挤出每一滴价值。
数据分析可以在多个行业应用,如消费品,金融,零售,旅游和娱乐业。同时也能在组织内大多数业务职能发挥作用。
数据分析往往需要高级主管的支持,不必拥有统计学方面的专业背景,却必须了解各种量化分析方法背后的理论。
分享型竞争者的力量来源:
1.合适的焦点
(1)供应链:模拟并最优化供应链流程,减少库存和防止脱销
(2)客户选择、客户忠诚度、客户服务:确定盈利潜力最大的客户,提高他们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
(3)定价:确定能够使收入或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4)人力资本:以特定的薪酬水平,为特定工作或岗位挑选最佳人选。
(5)产品和服务质量:提早检测到质量问题,并使其最小化。
(6)财务业绩:更好地理解公司财务业绩的驱动因素,以及非财务因素的影响。
(7)研发:改进产品的质量和功效,以及某些产品服务的安全性
2.合适的文化
公司要督促员工基于数据做决定,员工知道其工作表现可以以这种方式来衡量。
3.合适的人才
工程,财务,咨询以及量化分析能力,并能深入浅出阐述复杂的理念,并和决策者良好沟通。
4.合适的技术
建立一套数据战略;商务智能软件;计算硬件。
数据分析战略往往要数年时间才有收获。要花费很长时间,付出很大的代价。
03自我管理
知识型员工必须进行自我管理。要知道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发展自己,还必须把自己放在能够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
我的优势是什么?
可以通过回馈分析法寻找。做完回馈分析后,专注于自己的优势,把你自己放在能够发挥优势,创造成果的地方。并强化优势,克服不足。
我是如何工作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工作方法。阅读型or倾听型。写作学习or笔记学习。共事or独处。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个人价值观要和企业价值观匹配。否则这个人会被感挫折,还会一事无成。
我归属何方?
了解自己的优势,工作方法和价值观,并随时准备好拥抱机会,事业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
我能贡献什么?
设定张力目标。制定一系列的行动方案。
对人际关系承担责任
了解共事伙伴的优势,工作方法和价值观。观察老板,找到老板的工作方法,调整自己以让自己更好的管理老板。
理解与你共事的人们,以利用他们的优势,工作方法和价值观。
你的下半生(中年危机)
经理人在自我管理后,要发展第二事业。
1.换一份新工作
2.发展平行事业
3.成为社会企业家
大部分人早已进入“在职退休”状态。要管理好你的下半生,必须早早准备。(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这个极度崇尚成功的社会中,让自己拥有选择的自由越来越重要。
自我管理要求每位知识型工作者像CEO那样去思考和执行。做自己的CEO,正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04是什么造就了领导者
将优秀领导者和伟大领导者区分开来的标志:情商。在公司级别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重要。
情商五要素:
自我认知
对自身情绪、优势、劣势、个人需求和内驱力的深刻洞察。
标志是勇于自嘲,了解自己优劣势,欢迎建设性批评建议。
自我调控
对破坏性情绪,能够进行控制和转移。三思而后行。
内驱力
关键是成就感。一,总是不断提高业绩标杆。二,主动跟踪结果。
同理心
同理心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稀泥,而是领导深入体察员工感受,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然后做出明智决定。
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是前面四个因素的集中体现。
——情商可以后天习得。但这种培训耗时更长,也要求采取个性化的方式。
05 平衡计分卡的实践应用
“平衡计分卡”在92年《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为管理人员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框架,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相互关联的绩效衡量指标。
四个指标
1.财务:已动用资本回报率;现金流量;项目盈利性;利润预测可靠性;待完成的销售额
2.客户:定价指数;客户排行调查;客户满意度指数;市场份额;
3.内部业务:与客户在新工作上投入的小时数;投标成功率;返工情况;安全事故指数;项目绩效指数;项目收尾周期;
4.成长:来自新型服务营收的百分比;改进指数值;员工态度调查;员工建议的数量;每位员工创造的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