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第(34)篇 字数:4595累计字数:65565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于1990参加工作,是新华社的财经记者,那个时候的月薪不高,只有70元。到了1996年的时候,他开始执行一个计划:每年写一本书,每年买一套房。就这样,吴晓波以非常惊人的毅力和魄力,实现了每年出一本书,然后用所得的稿费再买一套房子。那个时候我国房地产还未开始腾飞,买房不是难事。1999年他还用50万元买下了千岛湖上的在一座小岛,到现在这座小岛的估值已达上亿元。
这就是一种复利方式,在有限的20年时间里,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富,持续而反复地投入某一领域,长期坚持下来,最终雪球越滚越大,实现了复利的持续增长。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如何运用复利思维去阅读,然后打造个人品牌呢?
一、如何如何运用复利思维去阅读
1、两大关键:经济学家总结了一个复利公式:F=Px(1+i)n次方,其中,P=本金,i=利率,n=持有期限。将该公式迁移到阅读这件事上,P就是你本人目前的情况;i是你在阅读后获得的变化和收获的程度;n是你持续阅读的时间。
两个关键就是:第一,提高i值——回报丰富度;第二,持续的时间。
2、如何提高回报丰富度
有四个维度,可以提高回报丰富度:
知识复利:散信息、元知识、硬知识、软知识。越是思考认知,思维模型这类可以迁移到不同领域,不断运用知识,其复利效果越好。
人脉复利:寄送给朋友、客户,高质量输出链接人脉资源。输出质量越高,提供的价值越高,最终连接的质量越高。
IP复利: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分发,漂流或抽奖等活动获得粉丝。分发前可以先提炼文章核心关键词,可以是多个;并用关键词去对应网站搜一下对应话题,看看这些网站上近期有没有热文。如果根本找不到类似话题和热文,那么分发的价值就不大,可以考虑不写。还可以用关键词去百度、搜狗、微信搜索,看看搜索结果排名靠前的网站是哪些,优先考虑去这些网站分发。
变现复利:打赏、问答、流量、咨询、培训、社群、网课、广告。打开思维后做多元化内化和输出,借助不同的媒介和资源争取更大的变现复利。
3、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不至于是阅读,现在有好多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如何长时间坚持阅读?秋叶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法则:
(1)用“最小行动”培养时间节奏。比如每天坚持读几页书,其意义就是让你迈出第一步嗯,渐渐跳出原来的舒适区,用心的状态。
(2)用“多元利益”持续激励自己。很多人都想改变现状,也愿意去坚持,但是找不到坚持的动力。为自己找一个坚持的理由吧,或者叫目标。给自己一个能坚持的目标,有两种思路。一是为一件事赋予极大的意义,比如考研,或者改变命运;另一种是为一件事找到多元化的用途,也就是说,做一件事有好多种用途,也就容易坚持了。
(3)用“推迟满足”设计奖励方案。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推迟满足感的人更容易成功,那什么叫推迟满足感?推迟满足感就是,我们愿意为了一个小小的快乐,先去忍受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是内心一直有一个愉快的声音告诉我们:坚持做完这件事,就可以得到美好的、纯粹的享受了!相反一开始就消耗掉美好的奖赏,后续的体验就会全部变成折磨。
二、复利式的阅读方式:写书评
我们先看一下,写书评的4个福利维度:
知识复利:写书评会通过输出倒逼输入,促进阅读时的思考,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提高对文字概括、总结的能力。
人脉复利:可以连接很多同样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以文会友,打开圈子。好的书评可以获得作者的注意,有进一步认识作者的机会。
IP复利:微博,微信,豆瓣等多平台分发获得增加粉丝、传播的效果,强化个人品牌。
变现复利:一般很多图书在上市的时候,出版社都会约一些好的阅读者写书评,首先会给其一本赠书,如果书评写的很好,阅读者还会获得付费分发。如果你经常稳定输出高质量的书评,出版社一般在新书上市前就会跟你付费约稿。
阅读图书,写书评,是需要投入时间来做的事,书评的写作方式有3种。
1、小说、文学、散文、随笔、自传类的书,书评的框架如下:
1)简短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2)作者是谁?有过哪些成就?
3)这本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完成的?
4)书中有一些重要的情节或者观点,是在揭示或者表达什么?与他本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5)自己有哪些感想、启发,联想到了什么?
2、技能、工具、方法论、干货类书,书评框架如下:
1)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问你是否这样的烦恼?
2)书和作者的简要介绍。
3)如何应用书中的内容来解决问题?
4)由点到面,对全书做一个整体评价(出版意义,优缺点,人群推荐等等)。
3、心理、经济、管理、社科类的书,书评框架如下:
1)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某种现象,或者问题
2)这本书给出了解释、观点、方案和作者介绍
3)结合所见所闻,进一步延伸、剖析、进行验证
4)由点到面,对全书做一个整体评价(出版意义,优缺点,人群推荐等等)。
这些书评的样稿,都可以在督办对应图书的书评区找到,大家可以参考。
书评投稿的渠道有哪些:
1)平台搜索:在豆瓣上搜索“约稿”、“投稿”、“征稿”等关键词,会出现很多投稿渠道。
2)编辑约稿:如果你经常在各大平台发布你的数评,而且质量高,逐渐就会有图书编辑私信你,跟你约稿。如果能够合作,就有机会长期固定的约稿,带来稳定收入。
3)社群约稿:如果你习惯长期写书评,可以在各种社群中将其作为自己的标签,让更多的人记住你。还可以加入写作、书评相关的各种社群。
写书评的6种段位:
1)记录书里面的金句、观点、案例,等于是复述一下作者的想法。
2)梳理一下书里面的框架,整理出思维导图,等于是复盘一下作者的逻辑框架。
3)结合书里面的知识点,用自己或自己观察到的案例去印证作者的观点,开始进行内化,这个阶段输出的文字,开始有了可读性。
4)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这本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开始站在和作者一样的高度去评判这本书。
5)用产品经理思维评估这本书到底怎样?好不好卖?哪里策划出了问题,哪里很优秀。不懂书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6)用营销经理思维思考怎样写,可以让读者愿意买这本书,即使这本书本身有缺陷,但是经过你的引导阅读,依然认可你的推荐,并感谢你的启发。这就要站在比作者更全面的角度,去写书评。
三、复利式阅读的方式:读书笔记PPT
读书笔记PPT,也是一种极具复利属性的阅读方式。
那么如何做出高复利的读书笔记PPT呢?
1、选对书:挑选一本有能量的书。选两种常见类型的书,一种是“流行快餐”书,另一种是“干货”书。选书有两个常见角度:第一,这本书畅销吗?还是书里有足够吸引人的干货?第二,书的出版社和作者在微博上宣传活跃吗?
2、选对路:6种常见的读书笔记PPT,主要有抄录型、框架型、清单行型、问答式、时间轴、故事型。
3、选对法:做读书笔记PPT的两个步骤,一是写文案大纲,二是制作PPT。
制作PPT时,有两个原则要谨记:
第一,PPT必须能把书里面的思想用图形结构化显示出来,这才叫高水平。
第二,整个PPT尽可能和图书的设计风格一致,文风统一。
4、高传播:如何让你的作品获得高曝光?有三个关键,写好文案、找对帮手、做系列化。
四、复利式阅读方式:讲书
许多人都听说过樊登读书吧,他每一周读一本书然后再讲出来。这样的讲书稿,一般篇幅在6000~8000字,讲一本书的时间在20~30分钟,分若干个重点去复述一本书的精华,忠实传递原书价值,帮助听众节省时间。我们打开樊登读书软件,可以看到他好多的讲书都获得了几百万到上千万的播放量,热度非常高。
1、选择书籍:三个要素,选出有潜力的题材。
(1)价值:将这本书能够给听众带来什么价值,解决什么问题?
(2)评价:这本书是否值得推荐?评分如何?是否有名人推荐?
(3)支撑:我是否有基本的框架、故事、素材能与这本书链接?
2、6个步骤写好讲书稿
(1)开篇暖场:一般平台都有固定的格式,用简短的语言带出4个要素,平台、品牌、标语以及讲书人。
(2)明确目标:给读者带来三个关键点,价值点,收获点,利益点。
(3)兴趣导入:通过三感引出书的主题,是否有直观痛点可以使读者产生代入感?是否有炫酷成果展示,提高读者的期待感?是否能设置悬念问题,引发读者的好奇感?
(4)本书概况:对这本书进行一个系统的简介,包括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影响力、名人推荐。
(5)内容解读:常见有两种方式:结构化提炼全书要点和聚焦化解读一个重点。
(6)总结回顾:常见有三个思路:复述精华,快速过一遍,重点要点;主题升华,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价值深化,强调意义和制造向往。
在写讲述稿的过程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
第一、讲书不是复述。不能直接复述原书上的内容,也不能跟原书有过高比例的重复,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原书内容的重构。
第二、讲书不是讲课。有培训经验的讲者,反而会习惯性的把讲书变成一堂课,就缺点在于,容易给别人一种说教的感觉。
第三、讲书不是写书。讲书稿的写作不能口语化,要严谨,要用书面语,但又要用到口语化的表达,以便做成音频形式。
还以樊登老师讲书为例,他不是简单复述书的案例和观点,他用了三个技巧来增强对一本书的解读:
第一、讲背景。樊登老师会介绍作者的背景,作者的故事。
第二、讲经历。对于书中的观点,樊登老师会讲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故事,代入自己的情绪去思考,有的是延展内涵,有的是反思自己,这样就使书中的很多细节有了现实元素,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更为产生共鸣。
第三、讲他山。樊登老师阅读量很大,在讲书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第一要读书多,第二要舍得下功夫做读书笔记。
3、投稿渠道:这些平台都需要大量的讲书稿
有书、麦家读书会、慈怀读书会、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会、语人读书、新世相读书会、中信书院等等。不同的读书会,主攻书籍类型不同,所以要注意区分。
4、投稿方式:三个投稿要素,一个不能少。
(1)样稿:试写一篇讲述稿,让编辑了解你的写作能力。样稿不会让你直接被录用,在平台通过之后会和你约新书。
(2)自我介绍:让编辑了解你的职业、兴趣、相关经验。这个介绍一定要紧扣主题,言简意赅,不要写太多无关的东西。
(3)选题书单:选题书单就是列出最近你看了哪些好书,想分享给大家。这是为了让编辑了解,你擅长什么类型的书籍的讲书稿写作。
邮件主题的格式是书名(带书名号)+稿件状态(样稿还是试写稿)+名字(微信号或者昵称)。
五、复利式阅读方式:书友会社群
书友会是为了集结喜欢读书的朋友们而建立的俱乐部,在这里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把自己感兴趣的书与别人分享。
1、同好。正好是一个社群建立的前提,如果有人刚进群,就问这个群是干什么的?那么这个群的定位就有问题了。
2、结构。社群中应该有灵魂人物、多元势能、多种个性、多种标签,才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3、运营。一个事情想要长久存活,必须重视运营。要善于设计门槛规则、设计花式玩法、设计变现模式。
4、输出。输出就是为了凸显社群的价值。
5、复制。圈子之间比的是能量不是规模,没有能量的人才更喜欢抱团取暖。
又一次经过七天的学习,秋叶老师和秦阳老师的合作《阅读7堂课》,其中的干货太全了。作为一名写作营的学员,把秋叶老师的7堂课系列书籍作为课外延伸读物,升华一下理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要感谢秋叶老师写出了这么好的书,有《写作7堂课》、《阅读7堂课》、《时间管理7堂课》、《高效学习7堂课》、《视觉笔记7堂课》、《个人品牌7堂课》等等,我买到了这六本,把我们平时触及到的写作和阅读都讲到了。学习写作光有感性认识书不够的,适当充实一下理论知识,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是没错的。
才读了其中的两本,感觉受到的启发和得到的帮助太大了,如果坚持把写作和阅读实实在在地做下去,我相信一定能看到更好的自己。
2021年度齐帆齐读书写作进阶